|
史前時代 用動物的角做成可吹鳴的器具,疑似用做祭祀的法器.
金屬時代 用青銅擬獸角做成狩獵時攜帶傳音的工具,稱為獵號.
後金屬時代 因青銅的延展性佳,獵號的長度也更著增加,但是這時的喇叭口還是比較小,管子也沒有彎曲,因此吹奏時的音程變化,完全靠吹奏者的嘴唇振動控制,有人稱為自然號.
17世紀 自然號開始有彎曲的形式出現,這可能是因為直的 管身過於不便,而改成彎曲的樂器形狀,也可能因為金屬鍛造的技術改進,而使得自然號開始有不同的形式和材質,此時的自然號的製造材質開始有多樣的變化,加上合金的技術,使得銅管樂器的工匠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18世紀 不少作曲家注意到自然號的音色,而開始為它譜曲,也開始將它加入管弦樂交響曲中,但是他們同時也發現法號不像弦樂器有準確的良好音程,很容易在現場演出時,因演奏者的 緊張而吹不出高音或是音準不良等,從這時開始,法國號演奏家和他的法號變成樂團中最令人害怕的角色......
19世紀 由於工業革命已達成熟的階段,銅管樂器開始模仿木管樂器製造栓子來調整音程,最後設計出三階式的按鍵,提供小號和法號演奏者控制,也是這時才開始有真正的fb調法號或e調法號的分別,後來更替法號增加了第4鍵,主要用來增加升降音的變化.
20世紀初期 因人口大量增加,以及學校音樂教育的大量提倡,許多樂器的量產開始加大,此時著名的樂器企業也開始發展,如日本的YAMAHA和JUPITER ,包括管子最複雜的法國號也開始量產,從單排的法國號到雙排的都有型號和固定價錢
20世紀中期 戰爭中樂器量產雖然有所停頓,但隨著美軍和歐洲軍隊中軍樂隊的發展,法國號開始大量的有機會走出室內,而恢復以往在室外奔馳的角色,因此也改良了法國號的造型,由圓扁形改成類似小號的橢圓形,並稱為圓號,專為室外遊行所用,雖然音色和音量上法號並不輸給圓號,但是我想改良形狀的最大原因在於容易倒口水,因為圓扁形的法號倒口水要倒乾淨可能還要把法號轉一轉才能倒的出來,室外遊行根本無法轉法號嘛!除非當成特技的一種,笑!
20世紀晚期 此時興起的百老匯歌舞劇和電影電視等配樂,都可以聽得到法號亦剛亦柔的聲音,在電影"新天堂樂園"中將法號的音色表達的完美無遺,而台灣的流行樂壇的目後配樂也開始有法國號的出現了,例如紅極一時的[橄欖樹]由齊豫主唱,三毛填詞的這首歌,就有法國號配樂了,此外,法號也開始利用它擅長泛音的特色加入了爵士行列,我們期待法號在21世紀有更廣的知名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