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ffanel於1844年9月16日出生在波爾多(Bordeaux),1908年11月21日死於巴 黎,他的父親Jules Taffanel教導他長笛和solfege。1857年在波爾多的一場音 ! R, }/ \0 P" h
樂會中表演之後,Paul Guercy建議他到巴黎去深造,於是他在1858年到巴黎去 師事 Louis Dorus,並且在1860年當Louis Dorus受邀成為巴黎音樂院的長笛教
+ y. q! T2 O7 B5 w授時,Taffanel也在同一年考取音樂院繼續跟著Louis Dorus學習,另外他也曾 和Henri Reber學習。他在1860年獲得長笛首獎、1862年獲得和聲學(harmony) $ ]% k* R% `, _; Z( {$ }* f+ h- X* F
首獎、1865年獲賦格(fugue)。 4 }2 i6 G9 m4 ^2 R
6 }7 E/ ]$ e3 q4 C. a
他的第一次公開登台演出是在1861年由Jules Pasdeloup指揮的「青年藝術家音 樂會」(Concerts des Jeunes Artistes)1862年至1864年Taffanel在喜歌劇院
, C7 k! f- j* x* Z Y9 q管弦樂團擔任長笛手,1864至1890年則在歌劇院管弦樂團(1876年升為首席), 1865至1892年間則是在Societe des Concerts(1869年升為首席)。此外他也到 2 v2 p( @1 g/ D% a. N/ a- A
各地舉辦音樂會—1866年起開始到比利時、1874年起英國、1890年起到德國、 1887年和聖桑到俄羅斯,1889年又去一次、1891年起到瑞士。 # \- w, u$ U( e# f+ z
# u- V% w/ u1 d* D& R* I# O他在室內樂的領域也貢獻良多。1872年他和Jacques Armingaud、Edouard Lalo、 Leon Jacquard幾個人組了Societe Classique(一個包括管樂器和弦樂器的十重 0 q4 E* \' N; [) R
奏)。1879年組了Societe de Musique de Chamber pour Instrument a Vent, 每年在巴黎舉行六場音樂會一直到1893年,曲目包括韓德爾、莫札特、貝多芬、 , X% ]3 c U. ]* @
舒伯特、舒曼等,並且多次為當代法國國內外的作曲家的作品舉行首演。
0 A' V* \) R# P0 H
( S% Q4 j, T! j# z8 o' c- M( j$ vTaffanel在1893年受邀成為巴黎音樂院的教授和歌劇院的首席指揮後便從演奏事 業中退休了。(Taffanel自1890年起便已是該歌劇院的指揮成員了)1875年至
& K0 D5 u& a C4 T; r1893年,他成為音樂院管樂考試委員會的一員,肯定了他的教師才能。1896年又 成為學術委員會的委員、1897年擔任管弦樂課程的教授。他的學生包括 + {+ _! q9 F5 I# f3 ?
Philippe Gaubert、Gaston Blanquart以及Louis Fleury、Andre Lespes等人。 1892至1901年他擔任Societe des Concerts的指揮、歌劇院首席指揮的職位則從 : N9 [' b. t6 @! v/ x, }: L# K9 ^
1893年持續到1906年…… - t. a& z; D' s# N8 J6 r
: p9 @9 K! l3 V9 H- [(MGG, vol.3, p.46) 6 G! `# q5 T) p$ X$ F# D* C
0 W/ Y; _' g1 ^一眼瀏覽這樣自傳式的資訊,恐怕看不出Taffanel和其他許多有名的音樂家有何 不同,我們必須再看看其他方面,才能看出Taffanel破除舊傳統,開創新局面的
& B' K- O' K/ K( ^地位何在。 M2 X8 {1 O0 ]' G) N5 k' F
, c& }1 V" W; t& }
1825到1830年是Theobald Boehm在長笛結構上進行研究的第一個時期。他在這方 面詳細的論著Ueber den Flotenbau und die neuesten Verbesserungen desselben % _' G5 m9 c: X) w6 h
於1847出版,而在1848年時被翻譯成法文。但在這之前,1838年時Victor Coche 已經向法國學會提出一份報告,題為「一般長笛與貝姆長笛之比較的批判性檢驗」
1 R. A, _7 ]; n. J他在其中列舉了許多傳統六鍵或十二鍵長笛的缺點:音色不平均、指法困難、音 調缺乏變化——莫札特以前已經批評過的。而他在這份報告中聲明貝姆長笛的音 & g E; e: d, k
色和其他「一般長笛」都不同。這一點我們今天可以從仿十八世紀長笛而製的笛 子了解這一點。
% `' y+ q, W3 n' l q0 c. n
I& v, W# Y* J) ^, u大約在同時,歌劇院管弦樂團兼Societe des Concerts的長笛手,Louis Dorus 對貝姆長笛大感興趣,並且偷偷練習了幾個月。而他以貝姆長笛再度復出開獨奏 0 `- F3 v& [" W
會,結果聽眾反應相當好。不過一直到他於1860年接替Tulou擔任音樂院的教授 之後,他強力推廣貝姆長笛,才使得傳統長笛在法國迅速的消失(現在我們可以
, ~, S9 n6 V/ I. O! `明白何以Taffanel能夠和Dorus同時進入音樂院,並且在同一年裡就獲得閃亮的 首獎)而Tulou則是一直到1865年辭世,都極力反對貝姆長笛。
2 c! O2 t; j \1 H% M+ k: x; K, P. k* w3 F6 Y' A6 G: n: F
註:Louis Dorus(1813-1896),Joseph Guillou(1787-1853)在音樂院時的 學生。1828年獲首獎。1860至1868擔任音樂院教授。
1 }1 H/ B, |3 D K8 u/ A* C, S8 m! m0 q1 m2 y m+ ]# k/ i
此時,長笛的曲目和教材無疑的會在演奏技巧和風格上產生變化,Boehm寫了許 多舊長笛難以演奏,甚至是不可能演奏的曲子。
( | Y& D# w+ @" I5 I Y: N, b, _$ K" v7 `- u" I0 R- L
十九世紀中期左右的音樂時尚的發展,也可以顯現出Taffanel在長笛演奏藝術 上的突破。這方面最好的評論者是Louis Fleury,他在長笛方面的文章是編輯 4 T4 ^" @8 t x! B/ z2 F2 w
Taffanel一生收集的筆記而成。根據Fleury:
$ \9 z5 q/ U% s% X
1 G; V4 U: d% K7 S0 l' P十九世紀開始時,便預示了長笛藝術的衰微,因為演奏大師們偏愛一種自抬身 價的風格,「飽滿的聲音和激情」。這一學派起自Tulou,終於Demersseman
! V0 X6 E; A8 T' Z; M, H5 o5 a——他寫了許多瑰麗的協奏曲和華麗的獨奏。當帶有變奏的幻想曲和歌劇旋律 精華集變成了主流,長笛音樂就變成只是無所事事的吱喳亂叫和沒品味的花招
# W$ X7 f+ h2 V6 C7 Z, F. @了……幸好有Taffanel將長笛獨奏曲目淨化。長期為前代那些沒品味到令人難 以置信的演奏家忽略的傑作終於再度復興,並再度得到應有的地位。巴哈的奏 6 Q% P6 L) l7 \- b" I' M6 h% F
鳴曲、莫札特的協奏曲,以及許多長笛曲目中寶貴的財富,在Taffanel將它們 搬出來之前幾乎沒有人知道。 / ~) W; s/ N$ M& K# `/ ~
& G8 C# l; S0 y8 A('La Flute', Encyclopedie de la Musique, er. Lavignac, Part 2, vol.3 pp.1524,1526.)
- O2 F6 T5 I. F2 A% o8 _" y9 i* W0 O0 ?1 c1 y, w/ g2 B% a, W
企圖了解Taffanel作為演奏家身份的特質,必須依賴當時的人們對他的描述。 雖然用字有限又不精確,但是當時Taffanel得到的評價卻相當一致,再度引用
# H5 a4 D; i2 F1 c& J% L9 \Fleury:
: l% g; a: p0 a$ |/ \. u2 H5 i2 s$ d2 c8 |3 R! ~; m
高貴、彈性、敏感是Taffanel的藝術的標誌,而他超人般的技巧卻盡可能的不 引人注意。他討厭做作,並且相信樂譜應該要被絕對的尊重,在他靈活流暢的 : ?" F$ k1 k$ _! _& O& Q# w- h
演奏下,有著對於拍子和節奏的準確的嚴肅堅持。他的音色迷人且飽滿。 ( ]- }6 t5 W! R, G4 c7 ~1 |3 ?& F
7 A9 E* J7 N" _/ f5 p6 I('La Flute', p.1526.) ( u5 k# Q/ y3 x/ ^" M, ^. \1 C6 W+ ?
! i) q# b' }* w$ t1 v; S& E很多人形容Taffanel的低音域「有力而且像銅管」(powerful and brassy), 這種形容聽起來反而像是貶謫。當Gaubert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強調應該 ' N6 [9 F. H- H; l. V7 Q/ b, ?% W b
用「飽滿」這個字眼(英:full。法:ample。)並且他堅持Taffanel所有音域 的音色都百分百的一致。這是法國長笛學派中重要的長笛家們共同的基本特質
: M! z# M) g% `- Z,我們在後面將會看到。
5 l! D/ ?" _: C$ C$ G2 ?
% H- O# E, s, ?我歸納了許多關於Taffanel的演奏的文章,似乎有件事浮現了出來。就是 Taffanel自第一場音樂會到退休,他總是得到不變的、一致的讚賞。根據一篇
_4 ~) C; B8 m8 r3 ^. |. _《L'Europe Artiste》雜誌在1895年的文章: ( @& E3 x* u3 r7 }9 i
4 P, r Y. {1 g0 a$ w# q% dTaffanel先生是繼Ambroise Thomas之後,巴黎音樂院最傑出的人物。他的天才 和長笛技巧已使他聞名全球,他將會成為無人可匹敵的大師為後人永遠追思, : c; s5 m4 r" ]; ~: k+ X/ I
長笛界的帕格尼尼! 3 A9 x7 l; c1 G# Z/ Q
5 d- E* U* x; f. i5 d, W
至於說到演奏曲目,我們已經提過Taffanel將古典曲目提升到比當時一般更高 的地位,此外,他也重視演奏新作品,這和今日的潮流恰恰相反。但是這卻很 , U7 |7 {" p6 w+ i( \& k
難解釋為什麼當時的作曲家,有些還是Taffanel的朋友(比如聖桑)即使有 Taffanel這樣聲望崇高的長笛家,為長笛而寫的作品卻還是這麼少。我們只能 & X [4 x2 d, O6 R* B* _9 H
推論過去對於長笛的厭惡大概比我們想像的更糟吧。 ' H& y; w$ L% Y
/ {% m+ V, T' k/ {4 d(註)在這裡,書中有一份當時Societe de Musique de Chambre pour Instruments a Vent自1879至1893年間所演奏編制中有長笛的作品清單。
/ I* n# m6 j6 i0 c在此略過。 8 O+ N$ d( r. H. x4 s
4 J! t; R. q* {! J
簡短的說一下Taffanel在教學的方面。最主要的,是他為了計畫一本長笛的參 考書而不斷的收集資料——這在十九世紀的演奏家來說是很罕見的。在他死後 : {% S9 I: b8 {% [5 R+ c
,這些筆記被Fleury用來編輯Lavignac的百科全書中的文章。當Fleury放棄了 在「長笛的演奏藝術」部分寫長笛的技巧時,卻發現那些筆記中對於技巧的指
7 e9 b& M" K" e1 s4 @2 P示說明比Gaubert用同樣的資料所寫的教材更有用。我們在後面將會回來討論這 些技巧的指示,因為這毫無疑問的很重要。我想這足以表示,Taffanel比Gaubert
8 |2 A9 I3 H( x更是一個優秀的教師。
. h: O% L$ r& i0 R+ M& ?. t0 n6 c6 x( d c* w( ~
最後,這裡是一些Taffanel較為值得一提的學生的名字,雖然他們在長笛方面 的表現及貢獻並不見得同等重要: " X7 Q# |2 y3 [0 m7 H( @0 `
5 C- [% o% w) P
Philippe Gaubert、Gaston Blanquart、Marcel Moyse、Louis Fleury、Georges Laurent、Georges Barrere、Pierre Deschamps、Georges Delang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