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是在家练号的好机会。
一次向周老师的求教,引发了这段时间对自己基本功的重新考量。那天暴露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吐音舌尖位置过低,另一个是红肉外翻。回来之后,主要的练习就围绕这两项展开。
关于吐音舌尖位置过低,大致上和刚开始吹号练吐音时候一样,从四分音符开始,慢慢到八分音符,从自己音域的最中央,往两边推。吐音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舌尖微微抬起,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硬件”条件不同的原因,对于我来说,这个“tu”略有点大舌头的感觉,总之不是平时正常说话发出的“tu”,因为那样,我的舌尖位置很低,在门牙牙尖上了。这点只能慢慢矫正,习惯成自然。
关于红肉外翻,是个比较难改的毛病,为此特地请教了几个老师,基本上是口型和肌肉用力方向两方面的问题,还牵扯一点压号嘴的毛病。为了避免陷入理论讨论,建议大家还是再次仔细学习冀老师的口型视频,并仔细体会陈嘉敏老师关于“震动点外移”这句话。在改善这个问题时,我主抓两点,一降低号嘴压力,二把嘴唇立得更多一些(就是口型上,把红肉收得更多一些)。一开始吹,感觉发音很困难,感觉嘴唇变厚了,根本震动不起来,一旦吹出来,就是一点mi,或是do,吹15135自然泛音更是变得迟钝很多,非常吃力。
那怎么练呢?这里分享一点,就是往高音吹的时候,号嘴压力和震动点外移是综合作用的,嘴唇肌肉没有到位,靠压号嘴也可以拉音高,但肌肉有力了,同样的音高需要的压力其实很小。比如我吹一点mi,如果降低号嘴压力,有意识把号嘴往外拉一点点,就会变成do,甚至中音的so,这就说明吹到这个音,压号嘴的因素太大了。有意识地降低号嘴压力练习,就会逼迫自己在升高音高时,把嘴唇收到位,把震动点移出来。说得轻巧,但这是个困难的过程,练了两个月,终于可以吹到一点的mi,怎么检验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就是在吹一点mi时,再有意识把号嘴往外拉一点点,音就会断续,接着消失,而不会变成do或中音so。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感觉音色和耐力有改善,一点do以上声音更透亮,中音so以下更松,震动感更强。
练习的过程需要注意几点:
一、要对困难做充分准备
纠正压嘴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的,不要急于尝试高音,从中音区到一点mi(上限以自己不压嘴唇能吹好的音为宜),体会嘴唇红肉的内收,类似“握”的动作,通过泛音和音阶练习反复体会,巩固。
二、少量多次针对性练习
由于压嘴唇短时间很难改,长时间练习嘴唇容易疲劳,而且嘴唇一直承受过大压力,唇尖会变形,该震动的部分可能会因此一蹶不“震”了。春节关在家里的时间,每天上午、下午和傍晚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第一个二十分钟是热身,中音区的半音阶练习加上中音区长音练习,第二个时间段开始是半音阶练习,后面是1-5,2-5,3-6,4-b7,5-1,6-#1的泛音练习,第三个时间段是5-1,6-#1,7-2,1-3的泛音练习加上1-#1,2-#2,#2-3,的往复连音练习,连音以高出自己不压嘴唇能吹好的音一个半音为宜。以长音结束。
三、对着镜子检查唇尖和嘴角
有能夹在号上的口型镜最好,没有的话就过十分钟左右,看看唇尖是不是有压出的印子,在缺乏类似减压阀这样高级装备的情况下,发现印痕明显就要及时休息,甚至中断练习。
四、千方百计降低压迫嘴唇的机会
之前我在车上放一个号嘴,等红灯就拿着练练,但手握号嘴很容易施加过大的压力,这点千万要注意!再次重申以下,拿号吹的时候,也可以试试右手小指不要勾哨管,也有助于降低号嘴压力。
近两个月的练习,一开始的时候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都怀疑自己的嘴唇是不是被压死了,怎么震动点始终移出不来,耐心坚持,逐渐看到了前方的曙光。诶……养成个好习惯太难,不知不觉学坏真是一出溜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