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見過最棒的一份資料
是由臺灣的林崇勳先生
為台灣大學管樂團五十週年紀念團刊寫的一篇上低音號專論文章
上低音號的歷史發展
上低音號的發展至今大約只有160年左右,在談論上低音號的演進前,
我們需對銅管樂器有基本的認識。銅管樂器基本的定義為:利用嘴唇
振動發出聲音的管樂器;演奏者吐氣使嘴唇振動,經由杯狀吹嘴傳遞
振動氣流進入管子內發出共鳴,藉由不同的管長、嘴唇張力、氣流速
度與方向來決定所產生的音高。所有的銅管樂器的內管(bore)都被設
計成圓柱形(cylindrical)或是圓錐形(conical)。圓柱形內管的樂器
,大部份的內管徑都相同,只有在導管處(lead pipe)有些微的變化,
以及在號口處(bell)向外展開,其音色具有明亮的色彩,小號、長號
與細管上低音號 (Baritone) 即為此家族的代表。而圓錐形內管的樂
器則有著遞增的內管徑,但是在轉閥或是按鍵的部份,管徑則是固定
的(包含了每個轉閥或按鍵的調音管,但是不包含主調音管),其音色
比較柔和圓潤,這家族的代表樂器為短號、柔音號、法國號、粗管上
低音號(Euphonium)與低音號。
早期的銅管樂器並沒有按鍵系統,演奏者只能吹奏特定的泛音列(只能
演奏某一調的 do mi so , 可是不能演奏另一調的),通常被使用在莊
嚴的宗教儀式中或是用來傳遞訊息。為了在同一把樂器可以演奏不同的
泛音列,樂器製造者做了很大的努力來改進樂器。由於管長可由吹奏者
控制,長號是第一個可以產生足夠的泛音列以演奏完整半音階的樂器,
早在十五世紀就被發明出來。而上低音號與低音號的前身則可回溯到蛇
形管,蛇形管於西元1590年由法國人發明,為簡單的木
製圓錐形管。在上面開六個孔,利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洞位置來達成不同
的音高,為了好按,才會把管子繞成這種形狀。蛇形管的吹嘴為杯狀,其
材質為象牙,大小約近似於現代的上低音號吹嘴。蛇形管在西元1590-1850
年被用來加強合唱團的低音聲部,另外也被用在管弦樂作品中如韓德爾的
皇家煙火(1749)、貝多芬的軍隊進行曲(1816)與華格納的Rienzi(黎恩濟,
1842)。但是由於音量太小且有音準上的問題,不適用於交響樂團中,因此
非常少的作曲家為他譜寫曲子。
為了改良蛇形管,在1817年,法國樂器製造商Jean Hilaire Aste發明了按
鍵式蛇形管 Ophicleide,這個名字是由兩個希臘字Ophis (Serpent)
與Kleis (Closing)結合來的。Ophicleide結合了按鍵小號(Keyed Bugles)
與折疊式蛇形管(Russian Bassoon)的優點。樂器基本上由金屬
材質構成,吹嘴型狀為杯狀或是漏斗型,為金屬或是象牙材質。Ophicleide
由於音量較大,很快的就被大量運用在管絃樂團的作品中,像是孟德爾頌(仲
夏夜之夢)、白遼士(幻想交響曲)、華格納等人的作品中。
而後,由於按鍵(piston-valved)與轉閥系統(rotary-valved)的發明,蛇形
管與Ophicleide逐漸的被新型的閥式系統樂器取代。一般認為,上低音號是
由德國威瑪(Weimar)地區的Sommer所發明的,當初取名為 "euphonion",是
由希臘文 "euphonos"演化來的,意思是有甜美的聲音。並於1851年在倫敦水
晶宮的世界博覽會展出,取名為Sommerophone,或是euphonium,之後改名為
Baryton。此樂器的原型樂器為Tenorbasshorn,於1823年由普魯士國王的音
樂長,德國人William Wieprecht所發明。而在同一時間,維也納人
Ferdinand Hell也發明了類似的樂器稱做Hellhorn,或是bass bariton。不
過,亦有一些人認為第一隻euphonium是由柏林的樂器製造家Carl Moritz於
1838年製作的四鍵tenor tuba,Sommer在之後所發明的euphonium只是加大內
管徑的tenor tuba。而在法國,著名的比利時管樂器發明家Adolphe Sax (也
就是薩克斯風的發明人)在1842-1845年發明了一系列外形類似的銅管按鍵樂器
,其音域與音色分別對應到聲樂的soprano, alto, tenor, baritone, and
bass,並以之命名,baritone saxhorn對應到今天的Baritone,而bass saxhorn
則對應到今天的Euphonium,因此,如果有機會吹到法國作曲家寫的曲子時,應
用Baritone 演奏baritone聲部,Euphonium來演奏bass聲部,低音號則對應到
contrabass。薩克號一開始被使用於法國軍樂隊中,後來被廣泛的使用在英國
的銅管樂團中。
之後,上低音號不斷的被改良,很多新型的樂器被製造出來。在美國,在1861
年美國南北戰爭時,由於軍人希望可以跟著軍樂來行進,因此模仿老式行進長
號號口朝後設計的上低音號就被發明出來,後來號口被改良成可拆卸式
以利在音樂會中可以換成號口朝前的型式。而在義大利,類似薩克號設計的
flicorno basso在米蘭被Ferdinando Roth發明,flicorno basso是F調
樂器,由於內管是圓柱形的設計,因此聽起來像是F調的低音長號,此樂器被雷
史畢基用於他著名的交響詩「羅馬之松」的最後一個樂章。在1880年代的晚期
,雙號口上低音號(double-bell euphonium)在美國由知名樂器公司Conn發明
。當初的設計構想是希望能在同一隻樂器上發出Euphonium與Trombone
的音色,因此有兩個不同的號口尺寸,藉由特殊的按鍵可以把氣流從大號口轉
向小號口以發出類似長號的音色。但是實際上,小號口所發出的聲音反而像是
Baritone的音色,無法達成當初設計者所想要的音色,因此,這種樂器很快就
被淘汰,並在1960年代由樂器公司King在生產最後一隻後停產。
至此,無數種的上低音號樂器被發明,並且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命名,
茲列表如下:(此處僅列舉一些例子,並非絕對的名稱列表)
調性 美國 英國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Eb Alto horn Tenor horn Althorn Alto Genis
Bb Baritone Baritone Tenorhorn Baryton Flicorno tenore
Bb Euphonium Euphonium Baryton Basse Eufonio
Euphonium VS. Baritone
從學樂器到現在,常常聽到有人在問Euphonium跟Baritone的差異
在哪裡?並且常聽到許多一知半解的謬論,如:Euphonium是粗管
樂器,而Baritone是細管樂器;Euphonium有四個按鍵,而Baritone
只有三個;看低音譜號的是Euphonium,看高音譜號的是Baritone;
Baritone是小的Euphonium;Baritone的號口是朝前的,而Euphonium
的號口是朝上的。這些混淆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在十九世紀時大量的德
國樂器製造商與音樂家移民美國,把德文的Baryton (Euphonium)
與英文的Baritone攪混了。並且由於不同國家對於同一種樂器也會有
不同的看法,於是在美國的樂器製造商,也有人把兩種樂器都稱為
Baritone,一直到近年來才慢慢的被釐清。而在台灣,由於當初是從
美國引進這項樂器,因此名稱也很混淆,一直沒有一個適切的中文譯名。
要分辨這兩種樂器,最主要是從音色與設計來分別。在之前的文章有提
到,如果內管的是屬於圓柱形的樂器則音色會偏向「亮、窄、細」,屬
於圓錐形的設計音色則偏向「暗、寬、厚」。舉例來說小號與長號屬於
2/3圓柱形設計,因此音色偏向明亮,而低音號屬於2/3圓錐形設計,因此
音色偏向圓潤柔和。而Baritone的設計屬於1/2的圓柱形設計,因此音色
偏向長號但不像長號那麼亮。Euphonium則屬於圓錐形設計,因此音色比較
柔和,與低音號類似。Baritone的內管徑大約為12.7mm到14.3mm之間,號
口直徑約為219.1mm到279.4mm,而Euphonium則為12.7mm到16.6mm,
號口直徑約為250.6mm到304.8mm。另外有一個簡單的辨別法提供給大家,
就是把主調音管拔出,看是否可以反著插回去,如果可以就是Baritone,
反之則是Euphonium。然而Baritone與Euphonium在台灣並沒有適當的中文
翻譯名稱,一般可以通稱為上低音號。
補償系統與主調音管Trigger
一般的按鍵樂器,如小號、法國號、上低音號與低音號,是藉由按鍵
來改變樂器的管長以改變音高。現今的按鍵樂器的基本按鍵原理完全
相同,按第一鍵可以降低兩個半音程,按第二鍵可以降低一個半音程
,按第三鍵可以降低三個半音程,按第四鍵可以降低五個半音程。透
過不同的指法組合,理論上,我們可以演奏出全音程的半音階。根據
聲音學的計算,假設樂器的原始管長為1(不按按鍵),當我們要降低半
個音程時,樂器的管長大約需要增加6%為1.06。因此要降低兩個半音程
時,管長需再增加1.06的6%為1.1236﹝1.06+1.06*6%=1.1236﹞。要降
低三個半音程時,管長則需變為1.191﹝1.1236+1.1236*6%=1.191﹞。
要降低五個半音程時,管長需變為1.338。這四個長度比例也建構了不
同按鍵所增長的管長比例,也解釋了為何1+2指法(降低三個半音程)的
泛音會有偏高的傾向。因為1+2指法造成管長增加的比例﹝18.36%﹞小
於理論值19.1%,但是這個差異並不太大,因此吹奏者可以使用嘴唇來
微調,或是按第三鍵來代替。但是1+3指法所造成管長增加的比例只有
31.46%,理論值則為33.8%,1+3指法造成音準偏高的情形較1+2指法為
嚴重,因此第四鍵的設計被普遍的運用在法國號、上低音號與低音號上
。(然而在小號上則為增加一副調音管,當使用到1+3指法時,把副調音
管往外拉以增長管長)
在1874年,英國聲音學家David Blaikley發明了補償系統以解決上低音
號在演奏含有第四鍵複合指法時音準容易偏高的問題。在每個按鍵鋼管
上面多繞一小圈,當吹奏含有第四鍵指法的音時,氣流會多跑這一小圈
,增加管長以解決音準偏高的問題。大家可以清楚的發現當按下第四鍵時,流
經第一調音管的氣流會多走下半部一小圈,使有效管長加長,以達到較
佳的音準。
第四鍵的位置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放在第三鍵的旁邊,使用右手小指
去按,第二種為放在樂器的側邊,使用左手的食指去按。在現今職業演
奏等級的樂器,大都是採用第二種設計。除了考量到右手小指不方便按
鍵以外,這種第三鍵與第四鍵分開的的設計,可以允許連接第三鍵鍵與
第四鍵的管徑遞增變大,舉例來說,在Sterling-Perantucci的Euphonium
中,主內管徑(第二調音管徑)為15.0mm,而其下方的補償管管徑則為16.0
mm,並遞增到第四調音管的17.0mm。而這段圓錐管形的設計可以增加樂器
的反應速度以及維持音色的一致性,因此為現今職業演奏級樂器的主流設計。
除了藉由補償系統來改善上低音號的音準外,另可加裝Trigger設計於主調
音管,藉由微調主調音管長來改善整體的音準。演奏家除了可以自行改裝以
外,現在有幾家樂器公司將此設計列為標準設計於其最高等級的上低音號上。
如Besson的2051/2052系列,Courtois 167II Symphonie II Series 或是
Meinl Weston的551都有加裝Trigger於主調音管上。
關於補償系統的詳細設計介紹,可瀏覽David Werden的網頁www.dwerden.com
作者簡介
林崇勳,臺灣臺北市人,臺灣大學電機系學士、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博士學位。
吹奏上低音號期間曾受段志偉、張穎中、郭毓庭、蔡怡文、Roger Bobo、
露木薰、Doug Elliott、Mike Roylance等老師的指導。
在臺灣期間曾任台大管樂團、幼獅管樂團、雅頌合奏團、建中校友管樂團上低
音號首席,曾數次與樂團合作演出上低音號協奏曲,頗受好評。並多次客席
台北青年管樂團、國立台北藝術學院音樂系管樂團、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
、實踐大學音樂系管樂團、幻響管樂團、北縣教師管樂團等樂團。
曾任衛理女中、新莊中平國中管樂團上低音號分部老師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音樂系管樂團上低音號首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