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然,所有的第一流的長笛,應假設它的內部結構,或應該說是吹孔的內緣角度上是沒有問題的,而吹口板的角度常是每個廠牌的特徵,當然,每個製造者都可以調整出任何角度,問題在樂器不知交到誰手上,誰來使用它。
0 ~' H, V( ?* h: s! a0 y! ^# A
- d5 U# h+ v( J+ z5 H% Z例一:% `! u& R' S8 l! N- \
許文玟第一次來上我的課,事實上,她已經學了四年的長笛,還不錯,但對音色的處理念頭很薄弱,以為只要好好練長笛,以為只要多練長音,慢慢的音色就會好起來,她用的是有名的S牌的長笛。9 {# V& I* o7 ?& `3 p
! [; Q/ ]: P- e( K; }: s% y
我觀察她吹奏的狀況後,在她的樂器吹口板後緣(與下唇接觸的部份)略作調整後,音色立即大有改善,她大為驚訝,問「為什麼會這樣?」/ T- B+ [# E- Y. I( `1 b
0 N. Y# c9 K% L+ P
例二:1 `2 v! _9 Z9 D8 i
陳欣梅將要出國留學,來我的工作室錄音,準備申請碩士的有聲資料,用的是N牌的長笛,相當不錯的性能;在錄完音後,徵得同意,將吹口板的前緣做調整,發音狀況立刻大有改善,她要求重新錄音。
1 j! e9 ^: l9 l4 g: s
( k" Q* j1 w9 F. W' K) I! K例三:
; h) k' z2 ~) V+ M林琪,國中一年級,使用M牌長笛,音樂天份相當好,協調感甚佳,可惜暴牙,為了吹出聲音來,上唇必須往內鉤,嚴重影響氣流的角度。我建議「整牙」否則很難在長笛上發展。經歷兩年的調整,國三暑假拿掉牙套,三個星期內,輕易的作到理想的音色。4 h' J7 B$ N! ^: [
L" Z3 \2 ^) w% s% s8 G" b( M# b例四:
0 f6 l! P( ^- W洪瑋荃新買的M牌長笛,樂器結構都很棒,在使用約四週後,我決定在吹口板後緣作點修改,於是貼了二小片的青春痘用的貼布,音色神奇的變透明多了,且低音域豐滿很多,應該說音色好很多很多。
" h$ H, n" W, d
& k- w- _5 P7 B% l* o2 z! _4 W以上的故事,名字是假的,但事實是存在的,吹口管是長笛的靈魂,而吹口板(孔)更是影響最重要的一部份。多年前長笛家廖嘉齡在新購買的A牌吹口管上,一直得不到自己理想的音色。經我的觀察,將吹口板的後緣稍作調整,立即得到滿意的音色。而這樣的事,也不斷的發生在我的課堂上,當然影響音色的因素非常多,本文僅就吹口板與嘴唇之間的問題,提出來討論作為讀者諸君的參考。& _. a2 K4 H: A
0 L/ l2 [7 m. L C" i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x/ y' w; [2 c& |4 s; X) h& u
事實上,當我們擁有一支名牌的樂器之前,必須對自己吹氣的角度與速度有所瞭解,然後再仔細挑選合適自己的吹口管,而這個問題關鍵也常在吹口板的角度上。(當然,所有的第一流的長笛,應假設它的內部結構,或應該說是吹孔的內緣角度上是沒有問題的,而吹口板的角度常是每個廠牌的特徵,當然每個製造者都可以調整出任何角度,問題在樂器不知交到誰手上,誰來使用它)
# c6 m, v, b6 f h6 {8 C無論如何,理論上來說,上唇與吹口孔理想的狀況是等邊的側ㄈ字型,而從出氣孔到吹口孔的前緣較理想的距離是13mm。基本上,這樣的角度與距離被認為是較理想的吹氣與發音的位置。
' G, c$ M# w0 x. g: \ ~8 Y0 J* c% e7 ?: k; Q
& Z$ F3 ~( o! h! d
當然距離近與遠,合音高與泛音系列,甚至氣本身的效率有相當的關係,但上述的位置是在音高、泛音、氣的效率三者中尋求一個較佳的平衡點。% G, J+ ~8 \1 y3 Z6 N
% F6 T1 E: z& U5 f- p! h前述三例中的N牌吹口板的前緣角度略高,也較短,前緣我們就稱它為「整流板」好了!角度的結果,使下的氣流急訴上揚,整流板較短,發音較容易,但相對的穩定性也較弱,而整流板的長短已無法改變,但角度可變,當角度略調低一些,良好的中低泛音增加了!這個流體力學的理論,筆者並不清楚,但調整角度後的結果是真實的,當然每個人,每個吹口或多或少是不一樣的,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動手。
: B" }/ {* w4 p7 I- |* k0 W5 R8 i# C2 N7 W
而另一個例子,使用S牌者,則是下顎的肌肉略厚,而吹口板後緣的角度略大,使口唇很難與吹孔形成良好的角度,肌肉不可變,故只有改變吹口,略為調低一點,角度就好找多了!氣流進入吹口的角度好掌握,自然好的音色也就容易掌握了!( h+ P( I" q1 b' Z3 m! ^
, `4 I4 @1 m" C" _
從外觀來說,下唇與吹口板的接觸,直接影響到上唇與吹孔前緣的角度與距離,也因每個廠牌在對吹口板的設計上各有不同,當然整流板部分高低長短也各有不同,這些高低長短,自然會影響到上唇與吹孔前緣的關係,也就影響到音色的處理了!故在選吹口時,上述的因素,應在考慮之列,尤其黃種人的嘴唇較白人比例上要來的厚些,與吹口板之間的變化因素自也較多。
8 y0 {4 p* g3 Z9 Z3 k
7 ~ C+ d5 O" |放鬆為學好音樂之本6 M0 `$ O1 [; g6 U& M/ a; M9 R* V
當然,影響音色的原因很多,除了樂器本身的結構、造型之因素外,使用者本身的因素更重要,除了嘴型是最直接可以觀察出來的之外,口腔內部肌肉(特別是上顎後方) 、喉部、胸腔、腹腔甚至全身的放鬆,都是很重要的,如何引導腹部的能量,在不用力的狀態將氣吹出來,甚至將這種能量導引由腳底發出,這些難以言傳,只能體會的「氣功態」的應用,對音色的影響,比之吹口管的設計更有過之。
2 ]5 Q5 J/ L7 y. F$ H4 E4 E% w: J% c1 t, u0 F3 y# G+ j2 N7 p
現代的長笛製作家與長笛演奏家在追求大音量與大量觀眾群的經濟前提下,已經充分的克服前述所需的技術,諸如:改變吹口的形狀,追求更大量的音量,追求更大的音量,冶金技術的進步,金屬管材的密度硬度,金屬分子結晶與排列更符合需要,及樂器製造的技術,如焊接、拔孔、墊鍵的技術進步,吹口管的各種弧度的試驗,使樂器更為靈敏…...等等。許多小進步的累積,長音已達到很完善的地步。但在大音量的經濟前提之下,音樂卻也失之燥熱,巴洛克或貝姆以後,路易-洛特的溫潤典雅的音色,成為現代長笛製作家與長笛演奏家重新覺醒,追求下一個目標吧從Guo flutes的黛娜蘭絲吹口管及許多各廠開始製作木頭長笛,可茲證明。
$ A* Y! e0 Z" ]4 W: T
- F2 x& r0 I4 e$ F( u* `吹口孔的前後板塊的長短高低,都會造成嘴唇與吹口的角度、氣流上的變化對音色、音準都有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