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乐演奏是个综合性的乐器组合,有号、有鼓。但是开国大典中没有圆号,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直到1952年,军号才来到中国。鼓是节奏的中心,为了突出鼓,罗浪把大鼓、小鼓都安排在最前面。罗浪从配合部队行进的角度出发为了鼓点集中,才把大小鼓安排在指挥之后,全队之前的。"这是《开国纪事》一书中的记载。
开国大典共和国的军乐队连个圆号都没有,可见当时条件之简陋。而一个现代军乐队都需要什么样的乐器呢 ?
圆号--广泛使用于军乐中的中音铜管乐器,又名法国号。军乐队中常用降E调。
小号--除在军乐队中担任和声衬托加强乐队的气势和音量外,也担任独奏。它既能吹奏辉煌壮丽的乐句,也能演奏抒情优美的曲调,被称为最具阳刚之气的铜管乐器。
短号--短号的前身是邮号。它和军号一样,无阀键,只能吹出几个有限的泛音,是旧时邮车卫兵作讯号用的乐器,在欧洲常制成圆圈形,负于肩上。短号是军乐队中的高音乐器,它可以演奏快速华丽的乐句,使用梨形弱音器可以奏出遥远的回声效果。
长号--是15世纪的一种自然小号装上伸缩管发展而成的。音色丰满,富有威力,可奏出刚劲、明快、柔和以及长号特有的滑音效果。
大号--从古老的奥非克莱德号演变而来,广泛使用于军乐队。大号由于管长径粗,耗气量大,吹奏快速乐曲非其所能,仅在中音区才宜吹奏歌唱性曲调,一般用做支撑全乐队坚实丰满和声的基础低音。
萨克斯管--比利时乐器制造家萨克斯在1845年所创制的一套铜管乐器。它为军乐队提供了一套音色和谐统一的乐器,代替了以往采用的类型混杂的不同音色的铜管乐器。
长笛--长笛的音区很有特色,低音区音色丰美醇厚,唯穿透力较为逊色。中音区音色清澈透明。高音区光辉明亮,穿透力极强。
短笛--小型长笛。管长仅为长笛之半,记谱与长笛相同,而实际上则高八度,为所有吹管乐器中的最高音乐器。音色尖脆、欢快活泼,在配器上,无论规模多大的乐队,用一支足可扩展音域,增大纵深能力。军乐队普遍使用,常用于欢庆热烈场面。
单簧管--中国俗称黑管。其发音通畅、音键灵活、指法方便,演奏的灵活性大,快速乐句及强弱变化均可适应。从低音的圆润丰满直到最高音的尖锐刺激,全部音域的性能都能发挥出来。
双簧管--双簧管是军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可独奏、重奏。双簧管的音色富有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笛和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它木管乐器,常担任独奏性的旋律部分,尤其表达连绵性歌唱音调为其所长。
次中音号--它的中音区明亮、圆润,高音区弱奏时非常优美,音色温柔悦耳,可与其它乐器的音色融合在一起,在军乐队中经常用它演奏乐曲中高音区漂亮的副旋律。
此外,还配有大鼓、小鼓、大钹等打击乐器。
这么多昂贵的西洋乐器,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很显然是无法满足开国大典军乐队的需要。
如今从开国大典走来的军乐团发生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
全团400多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就有近百人。军乐团不仅装备"鸟枪换炮",而且产生了许多在国内外闻名遐迩的军乐人才。
军乐团在历史上曾产生了罗浪、晨耕等"明星"外,又出现了一大批"新星"。
吕蜀中--军乐艺术家,1962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爱好者学会理事。长期以来,多次在国庆大典和主要外事活动中任指挥。灌有唱片、录音带、盒式录音带多盘。他的指挥风格严谨,准确地表达音乐内容,手势简炼,清楚美观,艺术感染力强,曾在全军第三、四届文艺汇演中获优秀指挥奖,曾担任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指挥,1988年赴日本参加军乐行进表演大会任指挥,1989年国庆焰火晚会,1990年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军乐行进表演均任总指挥。
刘玉宝--军乐团原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一级指挥。1984年国庆35周年大典阅兵任联合军乐团总指挥。曾获1964年全军军乐合奏优秀指挥奖,1987 年全军第五届文艺会演,获优秀指挥奖。30多年来,曾录制过一批军乐唱片、磁带,在电台、电视台播放。
程义明--军乐团副团长、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交响乐爱好者协会理事。除迎接尼克松、田中等首次访华演出外,曾任首都国庆大典联合乐团总指挥,近年来指挥管乐团在日本、意大利举办音乐会,共指挥的中外乐曲有千余首,有上百首录制成盒带,两次荣获指挥奖。作品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怀念罗荣桓》、《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两重性》、《乐队指挥艺术常识》等。
齐景全--军乐团打击乐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打击乐学会副会长。任木琴独奏演员,编著的《爵士鼓教程》一书,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曾出木琴专辑两张,有21首木琴中外独奏曲录音、录像,并在电台、电视台播放,创作和改编了木琴独奏曲《云雀》、《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数十首歌曲,曾获1977年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优秀演奏奖,创作的合奏曲《山寨的节日》,获军乐团创作一等奖。
朱尧州--军乐团小号演奏家、原军乐团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56年全国音乐周,他首次在我国音乐会中用小号演奏中国作品《红军解放南沟岔》,1957年在国内第一个演奏世界著名古典作品《海顿小号协奏曲》,并在电台录音播放,同年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这是中国小号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在多次举办的国内外文艺会演中表演小号独奏,1985年获解放军三总部颁发的教学30年荣誉奖章。
李复--军乐团长号演奏家。1948年参军,1954年开始学习长号。他的演奏态度严、风格细腻、深沉、富有激情,60年代就录制了《嘎达梅林幻想曲》、《快乐的年轻战士》等唱片,并且先后获军乐竞赛一等奖和独奏奖。在任军乐团教员期间,不断探索总结,编著了《长号吹奏法》一书,由音乐出版社出版。
骆延禧--军乐团黑管首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单簧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演员。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从事单簧演奏,担任乐队首席。多年来在西洋乐器演奏的民族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演奏的《河北花梆子》、《喜送丰收粮》、《秦川新貌》等民族风格的单簧管独奏曲,受到中外演奏家的好评。在演出中曾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优秀演员和优秀演奏奖。
郑路--军乐团创作室副主任、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48年参加部队文工团。40多年来共创编中外军乐曲300 多首,代表作有《北京喜讯到边寨》、《检阅进行曲》、《祝你幸福》等。其中,《北京喜讯到边寨》获中央文化部创作一等奖,出版了《中外管乐曲集16首》、《吹奏乐组织与训练》(合著)及十几首乐曲总谱。
军乐团应具备的人才和乐器,应有尽有。难怪我军军乐的重要创始人罗浪看到军乐团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分:"真是天壤之别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