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
搜索
各类原版管乐乐谱试听库丹尼斯维克铜管配件系列美国巴哈铜管乐器及配件西班牙Stomvi斯通威小号铜管
解放军军乐团录音专辑系列欣赏法国Buffet布菲单簧管普路太管乐箱包大全动漫音乐交响管乐谱试听
查看: 10176|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村上春树的爵士群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6-2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het Baker
      Chet Baker的音乐里,有一种决不含糊的青春气息。虽然在爵士乐坛留名的音乐家人数众多,但能够将所谓[青春]这气味,让人们如此鲜烈地感受到的,除了他之外,还有谁?
      Baker所创作出来的音乐里,含有只有他的音色和乐句(Phrase)才能够传达的胸中疼痛和心象风景。他能够把那极自然地当作空气般吸进去,当作呼气般吐出来。那里头几乎没有人为技巧的做作。也许可以说------不必做作,他自己本身就是[某种特别的东西]也不一定。
     但他能够维持[特别的东西]的期间,却决不算长。那光辉就像盛夏美丽的黄昏晚霞一样,不知不觉之间便被暗夜吞噬了。而滥用麻药所带来难以避免的低落,就如已经到期的贷款一般逼追而来。
      Baker很像詹姆斯狄恩,不但脸长得像,连那存在的超凡资质和毁灭性也很像。他们贪食时代的片鳞,将得到的营养朝向世界慷慨地,几乎毫不保留地尽情散播挥洒净尽。但他和狄恩不同,他在那个时代活了下来。也许这么说太过分,但那也是Chet Baker的悲剧。
     七O年代Chet Baker的复出和再度获得评价,我个人固然感到高兴。不过我还是觉得Baker散发出那个时代做正面冲突的爆炸性尖锐火花,尤其是五O年代中期,在西海岸强烈而充满活力的演奏,依然永远留在我脑子里。
       Chet Baker初期著名的演奏,可以从Gerry Mulligan的创始四重奏中听到,但他自己的四重奏演奏也很精彩。这PACIFIC唱片的十英寸盘,以转盘式录音来说是最早期的东西,那硬邦邦的,甚至可以说不灵巧程度的清新音色和旋律的切句法中,有某种打动人心的地方。钢琴手Russ Freeman那干脆而强劲的独特弹指触感,为Baker的管乐声织出[纯真]鲜活的背景。
      在单管四重奏(one horn quartetto)中,他的演奏表面听来似乎干爽明朗,但里侧却含有沉潜的孤独感般的况味。无装饰颤音的管乐声笔直地刺进空气中,并且非常不可思议地淡然干脆地消失而去。在歌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成为歌之前,便已被包围我们的墙壁所吸走了。
      并不是技巧上多洗练。也不是艺术造诣多精纯。他的演奏惊人的开放。[这样的演奏法,总会在什么地方跌跤,或不小心骨折吧?]甚至会给我们这样不安的感觉。那声音无比的清洁、感伤。里面也许没有深度。但没有深度反而触动我们的心,那很像我们在什么地方经验过的什么,非常像。

CHET BAKER QUARTET(Pacific Jazz PJLP-3)
本书所刊登的唱片及其编号全部根据作者(村上)所拥有的LP。

Chet Baker (1929~1988)
    生于奥克拉荷马州。’52年参加萨克斯风演奏者Gerry Mulligan的无钢琴四重奏。第二年独立,组成自己的乐团。以冷酷而抒情的小喇叭、中性的唱腔,成为西海岸爵士乐坛的明星。因毒品之害经过长期低落,于’73年复出。’88年参加记录片《Let’s get Lost》的演出,未及等到放映便已客死荷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3:19:00 | 只看该作者

【Dizzy Gillespie】


Dizzy Gillespie
     40年代风靡一时的Bebop/Bop爵士乐最鲜明的代表性音乐家,说来还是Dizzy Gillespie。头戴蓝色贝雷帽、眼架豪华黑框眼镜、下巴留着山羊胡子、身穿宽松的阻特装(zoot suit)、小喇叭老是作怪地朝上吹,还有那在舞台上标新立异的言语举动,已经不只是他个人的商标,也成为当时音乐风景中印象最深刻的记号之一。
    不过话虽如此,事隔五十年的岁月试着俯瞰下来,自然儿Charlie Parker所留下的杰出开创性演奏,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凌驾Gillespie多彩多姿才气焕发(有时并以充满知性取胜)的演奏,这是任谁看来都显而易见的。如果说Charlie Parker是光辉璀璨的神话的话,那么Dizzy Gillespie则是优秀杰出的传说―――或许可以这样表现吧。
    其实如果听过Parker和Gillespie同台演出的音乐就知道,他们两人彼此非常敏锐地互相启发,互相补足。当Parker在那芳醇的旋律和印象的泉源中快要窒息、融化时,Gillespie便适时吹进新鲜空气,稳住框架。当雾霭笼罩下来时,便又以尖锐的刀锋将其切开。确实Gillespie可以说扮演的是比较吃亏的角色。在Parker、Monk、包威爾等,各有怪癖的【人畜有害】的英雄好手们率性表演的当时,另一方面比较正常而具有平衡感的他,不管愿不愿意也只好接下发言人的角色了。
     虽然如此,Gillespie的音乐所散发的野性,一种暴动性的狂乱,又是谁也无法模仿的特色,那是从灵魂深处喷出、涌出的难以压抑的东西。不是人为可以作出来的。Gillespie的音乐真正的魅力,我想就在于这样的原始性,加上冷酷的现实性,相互排斥又自然融和的奇妙结构之中吧。如果说Parker的音乐里缺少了什么东西的话,或许就是这种道理也说不通的自我矛盾和混乱。
     说到Parker死后,与其小编组乐团的即兴演奏中Gillespie的演奏,我觉得更欣赏他所主宰的中编组乐团到大乐团规模的演奏。那样规模编制的爵士,在那个时期已经不是主流了,这对Gillespie来说虽然又是一个不幸,不过演奏本身的水准却极高,在那具有重大量感的战斗性乐音的集合中,我们可以听出魔术般灵魂的深沉鼓励。其中有热闹的节庆、有镇魂、有扣人心弦的爛熟。可惜的是,那里头Parker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这张Newport现场演奏实况录音盘,拥有Lee Morgan、Benny Golson等充满活力的年轻乐手,从中可以充分品味身为统筹总监,并身兼独奏者的Gillespie的战斗性和深厚功力―――解体与总合。

AT NEWPORT (Verve MGV-8242)

Dizzy Gillespie(1917~1993)
      生于南卡罗来纳州。经历过Cab Calloway等的乐团,于’44年参加Billy Eckstine乐团,次年从组成自己的大乐团前后开始,也和Charlie Parker一起成为Bebop爵士乐的中心角色。后来并担任文化使节,对提升爵士乐的地位贡献良多,毕生都以伟大的小喇叭手活跃乐坛。开朗的个性,和鼓着两颊演奏的姿势深受大家热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Benny Goodman】


Benny Goodman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King of Swing”Benny Goodman其实是很保守的,而且还带有擅长做生意的音乐家形象,但是过去白人、黑人音乐家不在同一个乐团并肩同台演出的音乐界默契,其实也就是由他断然打破的。他找钟琴手Lionel Hampton、钢琴手Teddy Wilson、吉他手Charlie Christian加入。周围的人对这很有意见,他也不在乎。不管怎么说,Goodman就是这么忠于音乐的人。只要乐器出来的声音棒,而且能愉快的摇摆的话,恐怕半人鱼他都会录用的吧。
      对Goodman来说,与其看肤色,不如募集每个时代最优秀的音乐家,迎接新的气息,让自己的乐团成为经常站在第一线上的刺激性存在,才是他最重视的优先事项。虽然,在多年以后身边拥有像Zoot Sims和Phil Woods等纯粹的现代主义者时,竟然连他都无法收拾,而引起一大骚动。贝斯手Bill Crow以这天翻地覆的纷乱始末为经纬所写的<Good Bye Birdland>中叙述得很详细。虽然这么说,但只要一听这折衷式的热闹乐团所留下的唱片,还是能听到相当魅力十足的演奏,因此Goodman
的意图也绝对没有错。
      只是话虽如此,一提到Benny Goodman,从1930年代后半到40年代所录的许多演奏名盘唱片,还是深深印在我们脑子里。在这黄金时代Goodman所录的唱片要说任何一首都棒,也真是这样。不过年轻天才Eddie Sauter(当时才二十五岁左右)为Goodman所写的编曲演奏出来,有一种其他曲子所没有的独特崭新感。和过去“King of Swing”的路线又有一点不同的味道,令人感觉到一种年轻的魅力。Goodman甜美而摇摆式的资质,和Eddie Sauter几分硬质而带有知性的味道,巧妙融合,产生质感很高而富有娱乐性的音乐。
      一代大师Goodman或许也受到Eddie Sauter旺盛企图心的编曲刺激吧,例如在<Moonling on the Gandgis>里的单簧管独奏,表现相当尖锐而现代色彩浓厚,其中含有[这可不能说是只有轻松甜美的娱乐爵士乐噢]的气魄。Goodman当时也还相当年轻,而且自有他的饥渴。当然热情洋溢著名的[卡内基厅]的现场演奏盘固然很棒,不过也有听腻的地方。这时候不妨听听这张[Benny Goodman Presents Eddie Sauter Arrangements].
          Benny Goodman所演奏的Eddie Sauter Arrangements,很遗憾(或者应该说是当然的吧)并没有受到普遍的欢迎,不过后来Eddie Sauter和Stan Getz合作的[Focus]可以说成为造型美极致的杰出作品公开于世。

BENNY GOODMAN PRESENTS EDDIE SAUTER ARRANGEMENTS(Columbia CL-523)

Benny Goodman(1909~1986)
       生于芝加歌的犹太家庭。从十岁左右就开始摸单簧管(clarionet),曾经跟无数音乐家一起演出而磨练出技巧。30年代率领自己的大乐团或四、五人的小乐队,以摇摆时代的中心人物活跃当时。’38年被誉为“King of Swing”在古典音乐殿堂[卡内基厅]成功地举行了首次爵士乐演奏会。并以只要是杰出音乐家,不分白人、黑人他都欣然采用而为众所周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42:00 | 只看该作者

【Charlie Parker】


Charlie Parker
       [BIRD AND DIZ]LP的演奏成员,很不可思议的是由不同乐团来的乐手组成的。Dizzy Gillespie和贝斯手Curley Russel的阵容自然坚强。然而制作人Norman Granz又带来鼓手Buddy Rich,Bird则带了当时没工作的Thelonious Monk来,并即席拼凑成一场没有统一性的五重奏。
       Rich在当时名气最大,他毫不保留地痛快敲出空前的技巧,酬劳也高得令人眼珠都要跳出来的惊人。另一方面Monk的前卫风格则尚未被一般人所理解,既没有名气也没有固定工作,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已。可想而知,Rich和Monk的风格完全不同,彼此都觉得对方[真不知道在搞什么],而各自随性地追求着各自的风格。
       当天他们两个在录音室里面碰面,到底交谈了什么?我有时候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想而已。我想他们在个性上应该也和不来吧?据我所知,从此以后这两个人好像没再碰过面。
       第一次听这张唱片时,我就很遗憾地觉得,如果鼓手是Maxwell Roach或Kenny Clarke该多好……Monk的钢琴像刚完成的楔子般锐不可当,(虽然不太有轮到独奏的机会,但仍是独具特色的绝品背景),而几乎把那盖住的Rich的【看我的,这个怎么样】似的摇摆概念十足的击鼓,则真教人受不了。
       但最近我重新放来听听看时,却不可思议地觉得【嗯,不管怎么说,Buddy Rich的鼓法还是真棒】。虽然放肆得不合场合的印象还依旧不变,但赋予这乐句独特愉悦气氛的,也正是Rich的那【过剩的】鼓声,也许因为上了年纪,终于可以理解这点了。能够把Monk钢琴的突兀冲撞般的优点凸现出来的,也是Rich那无节制的【乱敲】。这如果是Roach或Clarke的话,也许会因为太过于固定以至于意犹未尽,而令人感觉【Charlie Parker的演奏,应该还有其他更好的】也不一定。
       Rich的鼓声却是有点吵闹,但仔细注意听时,我发现他绝对没有妨碍周围的音乐。因为在关键的一些要点上,呼吸停顿都恰到好处。终究是风靡一世的一代大师才有这样的本事。这么一想,Norman Granz或许具有【选才搭配】的独到稀有才华也不一定。光想到一开头【Bloomdido】那深刻动人的紧凑铙钹(cymbal)前奏,脸颊就不禁放松了下来。真棒!本来打算写Charlie Parker的,结果竟然变成一直在写Buddy Rich。

BIRD AND DIZ(Verve MGV-8006)

Charlie Parker
      生于肯萨斯州。’42年左右和Dizzy Gillespie等爵士演奏者做即兴合奏,成为Modern Jazz爵士原点的新风格“Bebop”的核心存在。他以卓越的技巧表现泉涌的创意和丰沛的音乐情境,确立了他爵士即兴演奏的天才中音萨克斯风演奏者的地位。绰号“Bird”。在他不算长的生涯中,由于毒品、酗酒和许多传说而平添各种色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45:00 | 只看该作者

【Fats Waller】


Fats Waller
       Fats Waller所作的无数杰出曲子中,我特别喜欢的是<Jitterbug Waltz> 。
       那是遥远的从前,1940年代所创作的古老曲子,但有些地方使我越听越搞不清楚,那委婉容软忽上忽下像在愚弄人似的,音型有点奇特的旋律,又像是很奇妙的和弦进行,以音乐来说,到底是崭新的还是守旧的?是单纯的还是复杂的?使认真的还是不认真的?但不管怎么样,那却是不可思议地会留在脑子里的音乐。一留神时,我站在厨房,嘴里竟然哼着【滴,啦哩啦哩啦哩啦哩啦……】。
       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边境式感想,而不具一般性也不一定,但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会感觉到从前在什么地方看过的怀念风景,仿佛在内心深处忽然甦醒过来似的。也觉得那悠闲的旋律,仿佛唤醒我儿童时代发生过的什么记忆似的。
       这样比较或许有些奇怪,但我每次听到The Doors的<Light My Fire>Ray Manzarek用风琴演奏那印象深刻的前奏时,就会忽然想起<Jiterbug Waltz>。当然仔细听时是完全不同的音乐,但不知道为什么有某种特别可疑的什么,在那非常舒服的feeling中,仿佛在本质上有一种令人觉得像羊水般通底的。对了,大概可以称为【原初风景】吧。带着严肃面具的滑稽性,带着滑稽面具的严肃性。如果更往前推的话,或许会到达艾得格阿蓝波或库而特拜爾的世界也不一定。不过到那里的话,就说来话长了。
       这首曲子Fats Waller自己弹的钢琴我常听,不过我也喜欢听几种其他演奏者演奏的版本。
      【爵士通】米歇爾.路格蘭的【路格蓝爵士】里,那特别酷而高明的诠释也非常棒,不过我个人则比较喜欢经常去听那收录在白人中音萨克斯风手Herb Geller的朴素名盘【FIRE IN THE WEST】(Jubilee)里的曲子。在常驻西海岸的音乐家中,加入偶尔由东海岸来的Kenny Dorham和Ray Bown的阵容,当中尤其是Dvorham的存在很大,猛一看好像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似的,旦只要有这么一个人在场,全场的空气就会顿然变得劲道十足趣味盎然的黑色调爵士了。Dorham这个人似乎本来就具有这种音乐性人望似的。以棒球来说,正如有味道的二垒手,在若无其事的投球、接球间,自然就会让你感受到他身手非凡的功力一样.
      轻松愉快的欢聚气氛,令人切肤感觉到毫不含糊的爵士辛辣有劲的好组合下,把<Jiterbug Waltz>原曲的曲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听得耳朵都要长茧的程度。

HERB GELER,FIRE IN THE WEST(Jubilee 1044)

Fats Waller(1904~1943)
       生于纽约。6岁开始学钢琴,15岁获得业余比赛优胜。后来正式接受伟大的哈林钢琴家James P.Johnson指导,为后世留下深远影响,同时也是非凡的作曲家,与作词家Andy Razaf搭档创作出<Honeysuckle Rose><Ain’t Misbehavin’>等许多名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Art Blakey】


Art Blakey
      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所谓Modern Jazz,是在1963年Art Blakey & Jazz Messagers乐团的音乐会上。地点在神户,我还是个初中生,连爵士乐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都还搞不清楚。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很感兴趣,票到手了便去听。大概因为当时有名的外国音乐家来日本演奏真的还很稀奇,造成热门话题,因此想去听听看吧。应该是在一月的寒冷日子。
      成员以Freddie Hubbard、Wayne Shorter、Curtis Fuller等年轻乐手站在前排,新组成的典型三管六重奏------现在想起来真是划时代的杰出阵容,不过当时还完全不懂这种事情。节奏部成员是Art Blakey、Cedar Walton、Reggie Workman。只出来唱一下的歌手是Johnny Hartman。
      当天所听到的音乐,自己是不是能理解呢?毕竟还是太难了。因为我当时从收音机或唱片上所听的,主要是摇滚乐,此外顶多再加上Nat King Cole之类的,音乐的程度显然还不够。当天晚上的舞台上演奏了<It’s only A Paper Moon>和<Three Blind Mice>。我虽然当时知道这两首曲子,但他们所演奏的音乐却和原曲的旋律远远偏离。为什么非要把旋律那样彻底地破坏、扭曲不可呢?我无法了解那理由、基础或必然性。换句话说所谓[即兴]的概念,在我知识的抽屉里还不存在。
      不过,那里头已经有什么刺透了我的心。我可以本能地感觉到[现在眼前所听见看见的东西,虽然自己还不太能理解,但却隐藏着对我来说是新的可能性的某种东西]。那或许因为音乐本身毕竟是充实的、拥有积极向前的姿势、而且又热情的关系吧。
      我想当时我最被强烈吸引的,是那调子(tone)。六位热情有劲的音乐家所营造出来的调子,是多么的强劲有份量、具挑拨性、又神秘,而且……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把那音乐以色彩来感觉。当然在舞台上的音乐家全体都是黑人,因此或许也有视觉上的原因吧。但却不止这样。我从他们的tone本身所感觉到的正是黑色。而且不是黑漆漆的黑,是混了一点巧克力色的深黑……。我怀着身不由己地被染成那黑色的心情,茫然地回家去。
      音乐会之后,我找到Blakey稍微古老一些时期的唱片,反复地听了好几次又好几次。是Fontana出的收录有<危险关系><Les Liassons Dangereuses>那首曲子的唱片。每次听到这音乐时,对我来说的一个时代的一种状况就会清清楚楚地历历甦醒浮现出来。背景不用说,当然是黑色。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Epic LA---16022)

Art Blakey
      生于匹兹堡。’40年代活跃于Billy Eckstine乐团,后来和Charlie Parker等共同演出,磨练了技巧.’54年2月拥有Horace Silver等乐手,而以自己名义的五重奏,在纽约[Birdland]现场演奏厅演出,翌年组成Jazz Messengers乐团,虽然成员几经更替,但依然继续活动到他死为止.身为一名兼具豪放与细致的鼓手和乐团领导者,他为音乐世界造就了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乐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Stan Getz】


tan Getz
      Stan Getz是一位情绪化的拥有复杂麻烦的次中音萨克斯风手,而他的人生也决不算安稳幸福.抱着像蒸汽压路机般巨大高压的自我,以大量的毒品和酒精腐蚀灵魂,从懂事开始到停止呼吸为止的大部分时期,几乎都与安定平稳的生活无缘.多半的情况,让身边的女人们饱受伤害,朋友们也都心灰意冷离他而去.
     然而活生生的Stan Getz,就算是在多么严寒的北极过日子,他的音乐也如天使的羽翼般,从来不曾失去魔术般的优雅.他脚一旦站上舞台,手拿起乐器,现场立刻就会产生完全异次元的世界.正如被不幸的麦达士国王的手,触过的东西全部都会变成闪亮的黄金一样.
     对, Stan Getz音乐的核心,拥有光辉闪亮的黄金旋律,无论任何热烈的即兴技法如何快节奏地展开变化,其中还是自然带有润泽的歌.他把中音萨克斯风宛如神意授与的声带般吹奏自如,纺出充满鲜明至福的无言之歌.爵士史上有多如星辰般的萨克斯风演奏者,却没有一位像Stan Getz这样既能吹出激烈的曲子,又不轻易地落入安逸的多愁善感的人.
     过去我曾经沉迷于许多小说,着迷于各种爵士乐中.但最后我还是觉得惟有费滋潔羅的才称得上小说(the Novel),Stan Getz才算得上爵士(the Jazz)。我重新想一想,这两个人之间或许可以找到若干共通点吧。他们两人所创作出的艺术,当然可以看出一些缺点。这点我可以承认。但如果不付出这些瑕疵作为代价的话,很可能他们便无法得到美的永恒刻印吧。因此我不仅爱他们的美,同时也毫不保留地深深爱着他们的瑕疵。
     我最热爱的Stan Getz的作品,怎么说都以Jazz Club[AY STORYVILLE]两场现场演奏盘为最爱。包含在这里头的一切的一切,都棒的超越所有的表现。虽然是跟平常一样的表现,但里头却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例如,不妨请听一听<Move>。Jimmy Raney、Al Haig、Teddy Kotick、Tiny Kahn的旋律部分,简直完美得令人倒吸一口气。酷得非凡而简素,同时像要熔入地底的熔岩一般滚烫的旋律,他们浑然化为一体地解读。不过远胜这些的是Stan Getz的演奏之棒。有如天马行空般自在地拨开云层,让清晰得眼睛都会痛的满天星光,于一瞬之间尽盏眼前。那鲜烈的吟詠,超越了岁月,强烈地打动我们的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歌毫不保留地唤起人们灵魂深处隐藏着的饥饿狼群。他们在雪中,吐着兽性的无言白气。仿佛可以拿在手上用刀子切下般又白又硬的美丽气息……。而且我们可以安静的看出活在灵魂深处的森林里的宿命性残酷。

AT STORYVLLE VOL.1(Roost LP---2209)

Stan Getz(1927~1991)
       生于费城。’43年离开Jack Teagarden后,遍历过许多名门乐团,于’49~’52年开始拥有自己的乐团,另一方面并单身赴北欧旅行。后来经过Stan Kenton乐团和在欧洲活动后,60年代初以bossa nova演出作品风靡于世。’64年后又回到自己的乐团活动。他堪称是以即酷又热,散发无与伦比乐魂的天才式即兴演奏闻名的中音萨克斯风乐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51:00 | 只看该作者

【Billy Holiday】


Billie Holiday
    年轻时候听了很多Billie Holiday的歌。自然也很感动。但真正了解Billie到底是个多么棒的歌手,则是在年纪大一些之后的事。这么说来,上了一点年纪在某方面倒也有些好处。
    以前我常听她从1930年代到40年代前半所留下的录音。她以还年轻时水水嫩嫩的声音,尽情畅快挥洒欢唱的那时代的样子,后来大多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再度发行。其中满溢着某种令人难以相信的想象力,和令人瞠目结舌的自在飞翔感。配合着她的swing摇摆,世界也在摇摆。整个地球在摇摇摆摆的摆动着,swing着。这完全不是夸张的说法或什么。并不是所谓艺术之类的东西,而已经是魔法了。能够自在地使用这种魔法的人,在我所知的范围内,除了她之外只有Charlie Parker。
    不过自从她声音搞坏,身体被毒品侵蚀之后,她倒嗓时代的录音,我年轻时候并不怎么热心去听。或许也可以说是刻意疏远吧。尤其进入1950年代之后的录音,在我听起来实在是太过于痛苦、沉重、和悲怆了。但随着进到30岁、40岁之后,我变得反而喜欢主动把那个时代的唱片放在转盘上了。在不知不觉之间,我的心和身体似乎已经渐渐转变成渴求这种音乐了。
      在Billy Holiday晚年,某种意义上已经是崩溃损坏的歌唱声中,我所能够听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点我花了相当的心思试着去思考过。那里头到底拥有什么,能够变得那样吸引我呢?
      那说不定很可能是类似【赦】之类的东西吧―――到最近我开始这样感觉。听着Billie Holiday晚年的歌时,我开始觉得我这一生活着过来所犯的错误,或这一向透过所写的事情所犯的无数过失,或到目前为止所伤害过无数人的心,她都能为我把那些轻轻地、静静地,完全承受下来,全部包容赦免了似的。就像在说【好了,没关系,忘掉吧!】。那不是【癒】。我决不能够被治癒。无论如何,都无法痊癒。只能被赦免而已。
      不过这些未免太深入涉及个人性的事情了。这种事情我不想以一般性来敷衍了事。所以,以比Billie Holiday的优越唱片我想特别推荐的,依然是哥伦比亚的唱片。如果一定要提出其中的一曲的话,我会毫不迟疑地选出【当你微笑时】。里头插入Lester Young地solo也值得一听,棒得令人窒息真是天才。她唱:【当你微笑时,全世界都跟着你微笑。】
When you are smiling,the whole world smiles with you.
于是世界便微笑了。或许你不相信,不过真的就欣然微笑了。

THE GOLDEN YEAR  (Columbia C3L21)

Billie Holiday(1915~1959)
      生于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10岁时被强暴,十几岁就当过妓女等,少女世代尝尽心酸经历,’30年在纽约试唱合格,终于当上歌手。1938年开始真正以自己的名字出唱片。’39年所录的【奇妙的果实】获得实质的评价,宛如乐器奏者即兴般特征的唱法,虽然带给后来的摩登爵士演唱很大的影响,但因为沉溺于毒品,而缩短了歌手的生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Cab Calloway】


Cab Calloway
     说到Cab Calloway,眼前不由得浮现约翰蘭底斯导演的电影《龍虎雙霸天》(Blues Brothers)(1980)里,他那奇声怪调的【Hi-De-Ho】唱腔。《龍虎雙霸天》是约翰蘭底斯献给黑人音乐文化的多彩多姿而狂野的礼赞,其中浓浓地散发着类似害羞而爱梦想的少年情怀,我非常喜欢这一段。尤其是Ray Charles和Cab Calloway出现在大荧幕的音乐场景,简直可以说是压轴好戏,他们所散发的精彩绝伦而带有泥土味的特有劲道,使这部电影所含有的讯息层次顿然加倍提升。
     此外作曲家George Gershwin的那部民谣式歌剧《Porgy and Bess》里,以Cab Calloway为模特儿的叫做“Sportin’ Life”的独特角色设定,在舞台上又让Cab Calloway自己演出那个角色,这下子Cab Calloway这个人所用有的特异性已经超越时代,超越音乐风格而成为一种传说性的东西了。到什么地方为止是实验,什么地方是被复制的印象?连这都分不清了。
     话虽这么说,但在音乐史上,Cab Calloway这个角色大放异彩的时期,大家一致公认应该是从1930年代到1940年代初。这个时期他率领水准很高的大乐团,不但演奏广受欢迎,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非常棒的录音。其中我首先想到的是,乐迷们称为【猫咪Chu Berry】Epic的LP。(这张虽然是日本编辑的,但内容比原始盘更棒)。
     这张唱片里集有许多首中音萨克斯风手Chu Berry于1940年前后演奏的曲子,A面是Chu Berry自己名义的乐团演奏。B面则是他以一个独奏者的身分在Cab Calloway乐团里的演奏。在当时的Cab Calloway乐团里除了Chu Berry之外,还有Dizzy Gillespie、Tyree  Glenn、Milt Hinton等年轻有劲的音乐家加入,和老大照例独一无二的活泼歌唱不同,舞台上展开热情的轮番热演。Calloway这时也摆出从容的姿势,好像在说【接下来就让年轻人随心所欲高兴地去秀吧】的意味。因此我可以愉快地窥出从swing的圆熟逐渐转向Bop萌芽的音乐场景气息。尤其Chu Berry正当最颠峰的状态,吹奏得真是润泽多汁。这张应该也可以说是Calloway为人的大度风范吧。即使在听着歌时,他的这种人格还是不知不觉地传了过来。
    不过好像Calloway唯独和【新人类】的Gillespie臭味不合的样子,两个人的关系闹得实在很僵,最后甚至发生Gillespie抽出刀子要捅Calloway的事件。一面想到这些,一面看《龍虎雙霸天》时,深深感觉到类似遥远时光之流般的东西。

CHU BERRY AND HIS STOMPY STEVEDORES WITH THE CAB CALLOWAY ORCHESTRA,”CHU” (CBS/SONY SOPL-123)

Cab Calloway(1907~1994)
      生于纽约州。’30年参加The Missourians乐团,后来自己成为乐团领导者,’31年起在【棉花俱乐部】演出,主题曲《Minnie The Moocher》大受欢迎,以独具特征的歌唱获得“The Hi-De-Ho Man”的绰号。’40年开始请到Milyt Hinton、Chu Berry试图充实乐团的音乐。’50年后参加音乐剧和电影等的演出,发挥演艺人员的独特才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Charles Mingus】


Charles Mingus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在新宿歌舞伎町的一家不怎么起眼的餐厅打通宵夜工。从晚上十点到早上五点在恶劣空气中工作,和没赶上最后一班电车的醉客一起搭头一班电车,回三鹰的住处。从秋末开始到第二年初春,就在那里打工。所以每当我一想起那工作时,脑海中浮现的风景总是冬天。那年冬天既寒冷又孤独,简直没有什么快乐的事。
     在那家店的附近有一家叫做【Pithecanthropus Erectus】的爵士小酒吧。【直立猿人】,当然是根据Charles Mingus的唱片名取的。除了爵士乐迷之外,相信一般人是不会记得这么长一串名字的。这家店营业到相当晚,因此我有空时就会去那里一面听爵士一面喝咖啡。一九七零年前后的新宿街头有一股独特的活力,在暴乱而猥雑中,仍有一种辛辣向前的勇猛劲道。自己周围仿佛经常飘散着有什么特别的事正在进行中的兴奋空气。
     那家店是否实际播放Charles Mingus的【直立猿人】唱片呢?我已经不记得了。不过总之我每次听到【直立猿人】LP时,就会忽然想起那家店的情形。新宿歌舞伎町的风景会在我脑子里醒过来。季节是冬季。
     第一次听【直立猿人】的LP是在高中的时候。老实说我还无法完全了解那内容,也没有感觉多刺激。只是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啊?】而已。尤其对<Foggy Day>那执拗而吵闹的幽默感觉,实在跟不上。那时候我想,为什么这么端正的曲子,非要搞得这么扭曲不可呢?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张唱片不知不觉地咬进我心里去。以前听起来只觉得肮脏的声音,和胡乱的乐句,逐渐变成【在这里不可或缺的东西】了。不管听谁演奏的<Foggy Day>,都一定会以Charles Mingus版的<Foggy Day>当作一个基准典型,忽然浮现在我的脑子里。真奇怪。
     这或许是因为Mingus不相信<Foggy Day>这曲子的关系吧,我这样推测。过去Lester Young曾经说过【吹这首曲子时,要把歌词全部背起来一面唱一面吹】。说是要不然歌就无法传达到对方的心里去。但Mingus所做的,简单说却是完全颠覆Lester Young的世界观。Mingus所显示的不是原来的<Foggy Day>,而是重新排列组合后的<Foggy Day>。然而尽管如此,Mingus所演奏的<Foggy Day>和Lester Young热情唱出的【演唱】版,具有同样的文脉、温暖而富诗情,笔直地传到我们心里,有血有泪。
     或许被Mingus的音乐重新排列组合的,是我们自己也不一定。

PITHECANTHOPUS ERECTUS (Atlantic 1237)

Charles Mingus(1922~1979)
      生于亚歷桑那州。’40年以贝斯手正是展开职业活动。’52年和Mack Roach设立【Debut】唱片公司,接着又和泰迪察爾斯组织Jazz Composers’ Workshop,以作曲家、编曲家埋头于自己的音乐,从此产生了名作【直立猿人】。往后并对种族歧视等社会不公现象感到盛怒,陆续发表了许多拥有强烈主张的作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56:00 | 只看该作者

【Jack Teagarden】


Jack Teagarden
      Jack Teagarden不仅留下许多杰出的唱片,同时并因此参加Louis Armstrong全明星乐队的演奏,以主要副手的杰出演出而闻名。不过除此之外,和短号演奏者Bobby Hackett一起录的几张唱片,也都非常好,我从以前就很爱听。虽然不是划时代的东西,但Hackett旋律的高品味及圆滑富摇滚感的演奏,和Teagarden那满不在乎的个性所流露出来的演奏浑然化为一体,产生无可替代的独特美质。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醍醐味之一吧,不过现在好像几乎没有人会再热心倾听这种爵士了,也没有人再谈起了。会那样珍惜地去听Keith Jarrett 的话,应该也会……..不过事到如今我也不想这样讲了。
     说到Jack Teagarden和Bobby Hackett,我首先(忽然)私下想到的是,LP[COAST CONCERT](Capitol)里的一首优美的抒情曲<I Guess I’ll Have to Change my Plans>。一九五五年录的这张唱片,领导者虽然是Hackett,不过这首曲子Jack Teagarden大为发挥带头主奏的作用,当然不负众望地让听众听到流利的独奏。首先由Hackett吹出开场,接着Teagarden以setter的身分吹一个段落,娓娓道来简直如泣如诉。其次Hackett又以单簧管意气风发不服输地吹出优美的一段。接着另一位伸缩喇叭高手Abe Lincoln勇往直前地使劲吹奏一段。他们一面分别保持原曲的旋律忠实地吹奏,一面使出浑身解数地各自展现各种即兴变化表演,这一部分让人感觉嚐尽酸甜苦辣,真是好极了。丝毫没有性急毛躁、或贪婪赶快的地方。
     听这个时代这些高手的演奏,我的心最被吸引的是他们的演奏非常【个人】(individual)。当然不管什么样的音乐家,都会有所谓自己的风格这东西。不管任何时代基本上都一样。无论在任何地方你都找不到所谓不具风格的优秀音乐家。只是Hackett和Teagarden的演奏,似乎已经超越所谓单纯的风格层次,而以【个人的生活方式】发挥技能似的,我不禁这样感觉在这里固有的声音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你不妨也试着倾听着Teagarden那倾诉般的、歌唱般的独特音色和乐句。这么彻底亲密的爵士乐,现在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了。
     这张唱片是Capiton公司邀请当时为了庆祝南方传统爵士节【Dixieland Jazz Festival】到西海岸访问的Hackett到录音室去,请他从聚集当地的音乐家中,选出他所喜欢的成员,随他高兴演奏他所喜欢的曲子,接过演奏通宵录到天亮才完成的。在这样的风云际会里,那些【个人主义者】真是把工作做到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步。

BOBBY HACKETT AND HIS JAZZ BAND,COAST CONCERT (Capital T-692)

Jack Teagarden(1905~1964)
      生于德州。’21年开始从事三重奏活动,’27年进出纽约,30年代参加许多唱片的录音。参加过Paul Whiteman乐团、Louis Armstrong全明星乐队,50年代后在自己的乐团主要从事Dixieland风格的演奏。确立了音色个性丰富和气氛宽裕的伸缩喇叭爵士,被誉为【Big T】,让我们听到感觉很温暖的曲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2:59:00 | 只看该作者

【Bill Evans】


      钢琴家Bill Evans所拥有资质的最佳部分,出现在钢琴三重奏的形式中,是大家显而易见的地方。而且,如果要限定范围的话,尤其是在迎接Lafaro这贝斯手之后的钢琴三重奏。以唱片专辑名称来说的话,可以举出【Portrait in Jazz】【Waltz for Debby】【Sunday Evening at the Village Vanguard】【Explorations】这四张,光就录音、制作这些唱片的事是来说,人们也应该记得所谓Riverside的水准吧。
    在这些唱片中,Evens的演奏好得没话说。人类的自我(而且可能还是抱着许多问题的自我),透过所谓才华这过滤装置,变成稀有的美丽宝石纷纷掉落地上的样子,我们可以清晰地歴歴目撃。而将那复杂精致的过滤装置完全stabilize(安定化),并与那内向性相对化、活性化的,正是Scott Lafaro如春天般温润、如森林般幽深的贝斯演奏。这新鲜的气息,静静地将包围在我们四周的世界俗障碍解除,震撼深藏的灵魂。在这个时点不妨说,没有Evans就没有Lafaro,没有Lafaro就没有Evens―――真的是一生一世奇迹式的邂逅。
    在他们相遇以前的Evens,基本上被定义的包勃惯用语汇(Bop idiom),在这里真是简单的就解体了,新的地平线展现在他―――同时也在我们―――眼前。我们被解放了,脱掉了旧衣裳。我们的皮肤获得了新颜色,我们的意识获得了新细胞。其中含有彭湃的毫无道理说不通的热。含有热爱整个世界的心。含有锐利得足以切开整个世界的心。
    遗憾的是Scott Lafaro死得太早(1961),两个人这种令人惊叹的interplay间奏飙奏只持续了几年时光,Eens的完美主义结果蒙受灾害,仅留下少数录音而已。Lafaro死了以后,Evens虽然又找过几位固定合作的贝斯手,然而像和Lafaro之间所产生的那种真正自发的原创性,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当然后来Evens也留下若干优异的演奏,只是自从Lafaro以后,便再也不能在爵士乐迷前显示比【自我的相对化】更新的光景了。虽然经常高水准地保持他纤细而内向的资质,然而过去那里头所含有的热度却消失了。正如已经逝去的仅有一次的宿命性恋情一般。
    唱片【Waltz for Debby】,我还是喜欢像以前那样用身体听LP,而不是听CD。这张唱片一面各三曲便告一段落,必须抬起唱针,物理上鬆一口气,我觉得这样才像【Waltz for Debby】这作品本来应该有的。虽然每一曲都很棒,不过我最喜欢的是<My Foolish Heart>。确实是一首甜蜜的曲子。不过肉体被咬得这么深时,已经没什么话可说了。所谓爱戀这个世界,或许就是这么回事吧。

WALTZ FOR DEBBY (Riverside RS-9399)

Bill Evans(1929~1980)
      生于纽泽西州。身为一个钢琴手,初期令人感觉受到Bud Powell的影响,后来逐渐确立自己独自的白人风格。经过’58年参加Miles Davis六重奏乐团之后,’59年组成包括贝斯手Scott Lafaro的三重奏。以优雅纤细而内省的触感和紧密的相互间奏,显示出钢琴三重奏的新方向,留下历史性的杰作,于’61年因汽车事故而失去Lafar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Bix Beiderbecke】


Bix Beiderbecke
     当我上大学时,曾经在水道桥一家叫做【SWING】的爵士吃茶店打工。那是1970年代开始的前后。这家店专门放传统爵士乐,完全忽略Bop即兴爵士之后风格的爵士乐,是一家很特别的店。连Charlie Parker和Bud Powell都不行。
     那是John Coltrane和Eric Dolphy被视为绝对神圣的时代。一般顾客当然不会进来这种店。因此这家店仿佛是靠一些誓言忠诚的死忠顾客在勉强支撑似的。不知道应该说是因此或者但是才好?音乐的质却非常高。每天从早到晚,从店里已有相当年代的喇叭(左右大小不同)播出毫不妥协、令人心情愉悦的,古色苍然的音乐。然而对构成世间大多数的人来说,那只是无意义和缺乏效率的事而已。
     我在这家店工作的期间,从零开始领教到古老爵士乐的乐趣。Sidney Bechet、Bunk Johnson、Pee Wee Russell、Buck Clayton……等。但对我而言,再怎么说都是以能够遇到Bix Beiderbecke的音乐为最大的幸福。活跃于1920年代,在混乱中仅以28岁的轻轻年纪就结束了生涯,那传说性自我毁灭的酒鬼白人短号演奏者的声音,一瞬间便已捕捉住我的心。
       Bix音乐的卓越点,在于他的同时代性。当然音乐的风格是古老的。但他所纺织出、酝酿出的,却真的是充满原创性的声音和乐句分节法,令人不觉得陈旧。那音乐所飘散的喜悦和哀伤实在非常鲜活生动,像汩汩涌出的清泉般滋润,毫不迟疑。毫不羞涩地渗进此时此刻身在这里的我们心中。那和怀古趣味是无缘的。
     听过Bix音乐的人,第一次很可能会感觉【这音乐不讨好任何人】吧。短号的响法甚至奇妙得具有一种自立的、省察的程度。Bix所凝神注视的,既不是乐谱也不是听众,而是隐藏在生之深渊中秘密的音乐之芯似的东西。这种诚实是不分时代的。
     要知道Bix伟大的才华,只要听两曲就够了。<Singin’ the Blues>和<I’m Comin’ Virginia>。其他还有很多杰出的演奏,但却找不到能够超越他和异常卓越的萨克斯风演奏者Frankie Trumbauer所搭档演奏的这两首曲子。那就像死亡、税金或潮汐涨落般,似明确而不可动摇的真实。光在三分钟的演奏中,就有一个宇宙存在。
     这两首曲子,收录在美国哥伦比亚的【Bix Beiderbecke Story vol.2】中。我辞掉【SWING】时,收到这张唱片当作纪念礼物,珍惜地爱藏着,但在多次搬家之下,不知不觉间竟然从唱片柜里消失了踪影。很遗憾,我也不清楚到底遗失在什么地方了。
      不用说,现在【SWING】也不见了。

BIX BEIDERBECKE 1927---1929(CBS/SONY 20AP---1804)

Bix Beiderbecke(1903~1931)
       生于爱荷华州,从幼年期就开始学钢琴,15岁时得到一把短号,几乎是自己摸索学成的。1923年参加The Wolverines乐团而广受欢迎,后来活跃于Franke Trumbauer、Paul Whiteman等几个乐团。是爵士史上第一位确立白人爵士乐的天才,然而由于酒精中毒伤害了健康,使他的生涯短促,怀才未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3:04:00 | 只看该作者

【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


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
      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是天生拥有伟大才华而不可多得的音乐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愉悦的技巧,和含带美好温暖的独特调调……。然而他始终不是一位会让听者的存在基准从根本动摇,纺出【致命性】音乐的音乐家。是不是该说―――-很遗憾呢?或许。
     在人性上他无疑是个很美的人。只要听音乐就大致可以想象。所谓真正杰出的音乐(虽然只是至少对我而言),说得极端一点,是死的具现。而且对我们来说,能够让我们容易忍受落入那暗底下,多半的情况,是从恶的果实所挤出的浓密的毒。是那毒所带来的甘美麻痹,让时序错乱,强烈distortion(扭曲)。
     然而这张1964年在洛杉矶【雪莉兹曼厅】演奏实况录音的唱片,是我长久以来珍藏的爱听盘之一。尤其是收录在B面的Charles Leoyd的创作曲<The Song My Lady Sings>中,那一长段Cannonball的独奏,有一种无法理喻的渗入心底的东西。我好像就是为了这一首曲子,而不知道多少次将那张唱片放上转盘的。
     虽然这么说,然而我并无意断言这就是他所留下的最棒的独奏。仔细听来,可以发现接续上些微瑕疵的部分。年轻时候天马行空般的燦亮,在这里也找不到。但相对代替的是,从这音乐的边缘,却有甚至令人依恋的很人性的某种什么,往外溢出来。虽是悄悄的,却是丰润的。
     那个世界,像在遥远的地方,令人怀念的房间一样,只是轻悄悄的。当Cannonball震动簧片时,那每一个音符,便以高矮不齐的身段站了起来,不言不语地轻轻横越地面往这边走来。于是在你心的皱褶之间,用那柔软的小手触摸过去。半夜里独自一个人,手中一杯葡萄酒,耳朵倾听着这张唱片时,一种和音乐同在的喜悦感,不禁由身体内部涌上来。其中加进Joe Zawinul的轻声细气、忍耐收敛地弹完的单一调子(Single tone)钢琴独奏,同样也美得无与伦比。
       Cannonball这个人,一直到最后,都没有真正作出如鬼神般有魅力的音乐。他以自然儿诞生于大地之上,并以自然儿度过一生,就那么坦然地消失而去。至于推敲、省察之类,背叛、解体、韬晦或失眠之类的,并不是他音乐的得意之处。
      然而,或许正因如此,那阿波罗式广大的哀伤,偶尔以其他任何人都办不到的特别手法,在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地方,打动我们的心。温柔地赦免,并静静地打动。

CANNONBALL ADDERLEY LIVE ! (Copitol ST-2399)

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1928~1975)
      生于佛罗里达州。’55年仿佛与该年死去的Charlie Parker交替般地开始进出纽约,以豪放爽快的中音萨克斯风演奏而受到注目。经历与弟弟短号手Nat Adderley组团活动之后,在Mils Davis之下,曾参与【Milestones】(’58)【Kind of Blues】(’59)等历史性唱片的录音。然后再度与Nat搭档,成为Funky Jazz风潮中的重要角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Duke Ellington】


Duke Ellington
     所谓天才,往往是性急、焦躁而短命的,但艾靈顿公爵却将他那才华洋溢的人生,真正优雅地,真正充分地,真正自我步调地活了过来。实在可以说是尽情尽兴地活得毫无遗憾……。而且那幾近奇迹式丰富的音乐水脉,已毫不遗漏地普遍地普遍滋润了广大原野的每一个小角落。不用说对爵士史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但老实说,这样巨大的人历经如此漫长岁月的活跃之后,并不是没有一点麻烦事的。因为他有太多太棒的曲子,也留下太多太棒的演奏。毋宁说实在是过多了。因此如果要从艾靈顿公爵所留下的数量庞大的录音之中,选出一张唱片时,我们简直就像面对万里长城的蛮族一样,难免被压倒性的无力感所袭击吧?
     因此我干脆便以个人的喜好来做决定。
     首先姑且大胆地限定(1)我所喜欢的艾靈顿公爵,是1939年后半到40年代前半的,既不太【难解】,也不太狂野愉快而洗练的艾靈顿公爵。尤其是Jimmy Blanton加入乐团前后的东西最好。(2)如果在那里面要再限定的话,我最喜欢的LP就是RCA的这张,【In a Mellotone】。(3)如果还要更个人性地限定的话,那么B面是我喜欢得没话说的。总之这张唱片不管听多少遍,奇怪就是听不腻。当然乐团的成员也棒得没话说。真的是艾靈顿乐团的黄金时代。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求什么呢?
     在【In a Mellotone】这张LP里除了著名的主题曲之外,里面还有<All too soon><Rocks In My Bed>之类我所喜欢的苦涩曲子,和<Solitude><Satin Doll>等艾靈顿所做的名曲,当然棒得没话说。不过就算是没那么有名的曲子中,也有几首是能够静静而确实打动听者之心的作品。像这样拨开草丛深入艾靈顿音乐之林―――无比广大的森林―――凭着自己的耳朵一一去寻幽探秘发现属于自己个人私密的名曲下去,也是极大的乐趣之一。
    【Rocks In My Bed】中Ivie Anderson的歌,不管听几遍都会深深渗透你的心。她那直截了当得不可思议,而又根深蒂固的蓝调忧郁声音,就像潘尼卡多的美丽工艺品般,唱到和单簧管独奏相缠绵时,那造化之妙已经达到了顶点。这里丝毫没有所谓的【奉承】。我们所目睹的,只是在与真正优越的音乐近身相遇时,自然而然安静涌出的深深共鸣和丰富慈爱而已。

IN A MELLOTONE (RCA LPM-1364)

Duke Ellington(1899~1974)
      生于华盛顿DC。1927年至1931年他以自己的乐团在纽约哈林区的【The Cotton Club】做专属演奏,深爱好评。’40年前后他的乐团拥有响当当的成员,建立起黄金时期。之后直到死为止,他几乎都没有所谓停滞期而持续活跃。虽然他主要是担任钢琴演奏,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乐团本身就像我的乐器】一般,他以一个优秀的乐团领导者统帅着整个交响乐团。不仅在爵士乐领域,即使在本世纪所有的作曲家之中,他依然是最杰出者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NBRASS ( 京ICP备12049184号 )

GMT+8, 2024-11-24 22:32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