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is Wick铜管配件购买
搜索
各类原版管乐乐谱试听库丹尼斯维克铜管配件系列美国巴哈铜管乐器及配件西班牙Stomvi斯通威小号铜管
解放军军乐团录音专辑系列欣赏法国Buffet布菲单簧管普路太管乐箱包大全动漫音乐交响管乐谱试听
查看: 28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绅士的对话和独语-韩国良、保罗·艾蒙·戴维斯双长笛音乐会观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7 17: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4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的韩国良和保罗·艾蒙·戴维斯双长笛音乐会入场处的宣传画上醒目地标着这样两个字--对话。一位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长笛,一位是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长笛;一位是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长笛教授,一位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长笛教授。既然是来自两个国度的长笛大师的高端对话,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在走进音乐厅时期待着看到一场精彩纷呈的长笛竞技表演。7 o& W2 e' H8 v0 ?  F, v

) G2 Q+ q$ F( E1 V& |3 x  但是,绅士之间的对话确实与众不同:你绅士,我比你还要绅士!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不疾不徐,温文尔雅,翩翩君子之风。他们的演奏风格和艺术气质是何其相似啊!自始至终都把音色牢牢地控制在长笛的最本真最"原始"的声线上,没有丝毫的"张扬"。他们都属于长笛演奏上的婉约派,加上所选曲目大都是张力不大的以抒情性为主的作品,这样就给了二人充分表现内敛和自控品性的机会。两位大师互为宾主,相映成趣,不仔细观察他们指型的变化很难分辨出两个人谁在吹哪个声部。相较之下,保罗·艾蒙·戴维斯要比韩国良略显"亢奋"些。韩国良始终在衬托着戴维斯,用丝丝入扣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对于吹惯了首席位置的演奏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正是韩国良的默契配合,使得这位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长笛教授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吹到酣畅处,情不自禁地踱出了舞步,脸上绽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细细品味一番,戴维斯的音色显得稍宽一点和厚重一些。韩国良则更为纤巧和细腻,在他的脸上看不到如戴维斯那样外露的表情,他总是那么含蓄地给人一种有许多东西要表达却每每欲语又止的感觉。也许韩国良的深沉和温厚影响到了戴维斯,本应更具爆发力和更有激情表现的他,也在尽可能地把持和约束着自我,只在其独奏的乔治·胡的《幻想曲》中才稍微浪漫了一把。总之,我惊奇于他们孪生兄弟般地不分彼此水乳交融,这里根本感觉不到他们是在对话,简直就如同一个人在喃喃自语,倾诉那说不完道不尽的古典情怀。
  S7 A* S) S/ I8 J
+ M: ?; g# \# ^  E, T  g+ o  关于韩国良的长笛演奏艺术,我准备另撰专文详加评述。对于喜爱长笛的人来说,保罗·艾蒙·戴维斯的名字应该是不陌生的。他去年4月曾在中国举行过巡回演出,并"以其沉稳而具有爆发力的演奏风格"和优雅的艺术家气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想拿戴维斯的前辈同胞詹姆斯·高尔威来作一比较。后者04年11月初在北京保利大厦独奏了一场,但给我的感觉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高尔威显然没有像戴维斯那样"了解"中国观众,他在后来的上海讲学中提到了这点--低估了中国长笛界的水平。也正因如此,高尔威的演出成了君临天下的"独语",无论在曲目选择和演奏态度上都没有表现出对观众应有的"尊重",甚至连续几次返场都是拿刚刚吹过的半截小曲来草草对付。对他自己来说,吹奏和指挥兼而有之,着着实实地过了一把瘾。和戴维斯相形之下,这倒应了中国老百姓那句"老要张狂少要稳"的俗语。0 K: s9 {% Y" s  j8 Z

- M. Z, |5 [  f$ E( |$ V9 y1 D  记得几个月前曾经听过一场韩国良和于丹的长笛与竖琴音乐会,我专门写了一篇乐评,谈了他们的演出带给我的美好感受。其实那天我只算是听了半场音乐会,因为国家交响乐团在下半场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乐把我在前半场积累起来的美感给"轰"得荡然无存了。并不是国交演奏的不好,更不是我不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而是整场演出的节目搭配不十分和谐。和我有同样感觉的人不在少数,身边的观众抱憾地说:"哎呀,听完上半场就走才对"。所以,这次听两位中外长笛大师的演奏会,潜意识里担心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乐团的长笛演奏家会由于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而达不到中西合璧的完美效果。现在来看,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应该说,这是一场十分精致的音乐会,除了在巴赫G大调三重奏鸣曲中,钢琴略微"过"了一点外,整场演出,让人赏心悦目。如果还要说点什么的话,那就是戴维斯使用的帕威尔1 9.5 k金长笛要比韩国良的银长笛显得更为抢眼些。在艺术水准难分伯仲时,演奏工具的优良与否对演奏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前面我提到戴维斯的音色较为厚重些,恐怕与金长笛的品质不无关系吧。看来,中国的乐器企业在高档乐器的研制上更要加把劲了。另外,对于较为挑剔的我来说,还是觉得这场演出的曲目在风格上有点过于"统一"了。多普勒的《匈牙利主题二重奏》和《行板与回旋》(首曲和终曲)、巴赫的《g小调第三长笛奏鸣曲》和《G大调三重奏鸣曲》(上半场最后一曲和下半场第一曲),莫扎特的《行板二重奏》和库劳的《G大调三重奏》,这些乐曲的确是让人百听不厌的,给我们带来了最纯粹的愉悦和满足。我只想说,如果在曲目风格的搭配上再讲究些变化就更好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已经着力向艺术表演学习的今天,音乐家们在演出的策划方面更上一层楼尤为必要和重要。6 {  }: L( B  o: q- O  i

9 V9 I# |0 J% j1 @  就在观众都以为演出已经结束的时候,一群从小学到本科,年龄不等的长笛学生走上舞台,戴维斯也悄悄地加入到他们队伍中来。大家在韩国良的指挥下共同演奏了埃尔迦《谜语变奏曲》的第九段,把全场的气氛带到了高潮,掌声四起,鲜花簇簇。我相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很难忘记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6 l. z$ j/ d( ~  f) G! D

* E! g8 `5 J, z5 H; \) S  最近连续在中央音乐学院看了几场演出,感到他们在逐渐把音乐教学和艺术实践有机有序地结合起来。当然,他们是有这个优势的,该院的若干位教授如韩国良等都是国家交响乐团的主力。中央音乐学院在打造自己的音乐节品牌的同时,利用这样的演出来引领学生加强艺术实践,推进国际化的艺术交流,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举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NBRASS ( 京ICP备12049184号 )

GMT+8, 2024-11-28 18:40 , Processed in 0.091360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