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炳辰)标准意义上来说,法国长笛学派是从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成立时就建立起来了,其中德维安纳是那一时代法国长笛学派的代表,但由于那时的长笛不论从表现力还是作品数量上,都无法与钢琴和小提琴这些乐器相比,无法成为拥有很多观众的独奏乐器。随着彪姆长笛在19世纪中叶由法国经过塔法内尔的老师Louis Dorus的坚持推广,取代传统长笛占到主要地位时,真正的现代法国长笛学派才渐渐拉开序幕,笔者要向大家介绍的正是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形成的现代的法国长笛学派,所要介绍的作曲家,演奏家也都是那一时期以后的。" W) G- [1 x) W+ h6 s- J. I; R
2 H6 z5 T% p9 _3 z9 n) \* w
法国长笛音乐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 ~( F/ ]! b# K& l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德维安纳这些作曲家就已经创作出了非常优秀的长笛作品。但本文介绍的,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作曲家和长笛作品。' T+ o! p' q& A: Q& ^) |
x8 K' c1 Q& T5 y) @0 C
当长笛发展到十九世纪后期,在1885年,当塔法内尔Taffanel的时代到来的时候,法国长笛学派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辉煌。塔法内尔Taffanel这位伟大的足以与小提琴界的帕格尼尼Pagernini媲美的长笛演奏家,对长笛的贡献不仅在于它超凡的演奏上,更在于他所留下的著作,不管是他和他的学生高贝尔所编针对长笛基本技术的著作《每日练习》(韩国良教授对此翻译出版),还是他根据Weber的歌剧《自由射手》改编的《自由射手幻想曲》、《行板田园和小谐谑曲》,都是法国长笛学派在那一时期的杰出的著作和作品。
! P: X9 h A8 d
+ B- e( @' q' h X6 R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法国的长笛作品进入了在现在看来最优秀作品的高产时代。这其中包括作曲家德彪西Debussy的《芦笛》。芦笛Syrinx是进入20世纪第一首无伴奏长笛曲。这首乐曲最初是Gabriel Mourey的话剧《灵魂女神(Psyche)》的场景配乐,出现在牧神快要死去的时刻。' j7 o2 ~# V' V5 g+ |
# E& |" X. ?) a! J2 _
而德彪西对于长笛艺术最伟大的贡献,是那些从事长笛事业的人无法回避的,深刻地充满幻想的交响前奏曲《牧神午后》。这首作品是长笛作为独奏乐器找回自身价值的标志,可以设想在那样的安静的场景下,可以娓娓道来,可以轻声诉说的,只有长笛。别的乐器似乎只能破坏那个意境。长笛在这首作品之后,终于找到自己不能被代替的价值。再此后拉威尔也选择长笛作为《宝莱罗》《Bolero》主题的第一个诠释者,而在《达芙尼斯与克洛埃》中,能让人感觉到浩瀚的星空中的神秘感的独奏乐器,除了长笛,似乎也别无他选。- n B7 d8 @7 K2 I ]' S) q
" L; O/ b6 A: b8 W5 H) [8 \ 时间到了近代,法国长笛优秀的作品有一个独特的、法国长笛学派特有的来源,就是作曲家们为每年巴黎音乐学院长笛考试第一名所作的作品,我们现在学习演奏的《Flute Music by French Composers》基本都是为此而作的。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埃奈斯库Georges Enesco1904 所作的《如歌与急板》和弗雷Gabriel Faure1898年所作的《幻想曲》。以及两首非常著名的Sonatine,一首是昂立·丢提耶(Henri dutilleux,1943)所作,一首是皮埃尔·桑冈(Pierre sancan,1946)所作的。现在,这些作品还是长笛考学比赛中的必考曲目。- x8 @1 ?# [" H! }8 }3 E
: T# y( x- _) e
1957年朗帕尔在斯特拉斯堡首演了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sic Polanc)的长笛奏鸣曲,是那首作品成为长笛作品中,大师演奏版本最多的作品,绝对可以证明这首作品有多么成功,旋律极其优美,和声又是那么的自然。普朗克是著名的法国“六人团”其中的一员,他的这首作品是法国新古典主义长笛作品的代表。
: ?: x5 e% W$ ]3 n9 B) ?7 f/ f; t! v$ d( Y- [2 T1 D7 O# N
笔者个人认为在长笛这个方面最成功的作曲家是依贝尔(Jacques Ibert)。认识他,是通过那首著名的艰难的协奏曲。关于这首作品的创作,是先有第二乐章。作曲家为了怀念去世的父亲,悲伤而作,充满回忆的基调。第一乐章,带有鲜明的先锋意识,开始就是大段的双吐,而且整个乐章一直在快速中进行;中间的慢的段落,也是下一段冲锋的准备,这对于演奏者是技术和神经双重的挑战。第三乐章,飞快的速度和中间大段的华彩,也是对演奏者技术的巨大挑战。Ibert还写有奏鸣曲,独奏曲《Piece》也是非常著名的作品,1936年这首独奏曲由马萨尔·莫伊斯(Macel Moyse)首演,确定了这首作品在长笛历史的地位。
- P8 a; K: B+ ?" ]& e2 I7 k. z
5 a) Q$ [8 U. o( ]6 T9 k3 K 而在法国近代先锋派作曲家中,若利维(Andre Jolivet)是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利诺之歌》是这类型作品中最成功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首,描写的是古代希腊的葬礼。这首作品的技术十分繁难,要用到各种不同于以往的现代技术,如超吹、花舌,来表现葬礼中的呐喊、叹息,是对演奏者技术要求最为苛刻的作品之一 。最近一个时期,又有梅西安的《黑鸟》、贝利奥的《模进》等更为先锋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大拓宽长笛的演奏技巧,不断推动着长笛艺术的发展。, d0 K& F: V Y: z [& Q, N! r2 J
8 t6 |* B8 o5 s! h
法国长笛学派重要演奏家及其演奏风格
, m" M3 j% { l. g 一、塔法内尔(Paul Taffanel)
& y9 C0 h- e1 T+ Q0 ? 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塔法内尔(Paul Taffanel)就确立了自己在法国长笛学派的领袖地位。年轻时,塔法内尔就拿到巴黎音乐学院长笛、和声、赋格的三个第一名。在演奏上,塔法内尔在那个时候,达到了长笛上前人无法达到的一个高度,他有超凡的技巧,被人比作长笛届的帕格尼尼。塔法内尔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音色,他觉得任何对完美音色破坏的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他对于长笛颤音的处理上,更能看出他对完美音质的追求。他反对过分的颤音,反对过分的情感对于声音的影响,但是,他的声音又不是显得呆板的直音,虽然不是太多的颤音,却每一个音都极具表现力。他的主要学生是高贝尔(Phillippe Gaubert),他们共同编著了法国长笛学派的基础教材《每日练习》。2 `+ p! Z# u* b: @
) z& J: \. b- x4 z! z0 }5 x
二,如果说塔法内尔是现代法国长笛学派的奠基人,那么,把法国长笛学派发扬光大,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则是他的另一个学生马萨尔·莫伊斯(Macel Moyse)。莫伊斯继承了他的老师塔法内尔对于声音的追求,并有了更高的成就。他除了是伟大的演奏家外,更是一位一流的长笛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现代长笛最优秀的三个代表,朗帕尔、皮特·鲁卡斯·格拉夫、尼科莱。美国的长笛代表贝克尔、英国的本奈特也是他的学生。正是有这些伟大的学生,使他在长笛界享有一般演奏家无法比拟的荣誉。, ]. p( [7 ^0 Y; B7 k. r! e
- ~* s" {8 n( s7 r 三、让-皮埃尔·朗帕尔
( r; _$ q: Z* w) t0 G5 S0 f 如果在长笛的历史上,找到一位演奏家能与小提琴届的奥伊斯特拉赫、大提琴届的罗斯特罗波维奇、钢琴界的霍罗威茨齐名的演奏家,除了朗帕尔,恐怕再也没有一个人能有这样的殊荣了。没错,任何听过朗帕尔演奏的人都会被他的长笛艺术所打动,他把长笛演奏真正提高到艺术的境界。他是同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伟大在于他给长笛艺术带来的繁荣,人们不再只对小提琴钢琴演奏家们趋之若鹜,很多人愿意去学习长笛,从朗帕尔之后,才有人有勇气去尝试长笛的独奏艺术,包括James Galway这些同样伟大的长笛艺术家,都是受到了朗帕尔独奏艺术成功的影响。1 q$ d0 N& A; v, i* F# X! Q
3 _2 \' l7 v- x/ I$ R 朗帕尔的演奏溢于言表,他在舞台上的表演对人的听觉刺激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如果看过朗帕尔在日本演奏的哈恰图良协奏曲,一定会被那种用一只小小的长笛对抗整个乐队的气势所震撼。如果要用语言来赞颂朗帕尔的演奏,那么,用“美声”应该再合适不过了。
$ X. b: x/ r$ w) a
8 x6 B$ L: A u& z' D 朗帕尔的贡献还在于他对新的长笛曲目的挖掘,包括他重新编定的巴罗克时期的作品,包括他改编的别的乐器的乐曲,如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协奏曲,也包括作曲家为朗帕尔所作的作品,如达马斯(Damase)为长笛和竖琴所作的奏鸣曲。+ u, A' [; C! y i D4 K$ K" X( N: w
- t _$ y1 v' Q7 h6 h! X n
朗帕尔之后的长笛演奏家们如阿兰马利翁、宫藤重典、迪鲍斯特、帕胡德,他们对法国长笛学派的发扬光大,使法国长笛学派青春常在,在现当代长笛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